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量子世界的发现之旅
ISBN: 9787508696393
迈克尔·沃克(Michael S. Walker)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工程师,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卡内基-梅隆大学。
前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知识总量是以指数级增长的。或许更重要的是,用我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的话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依赖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中,然而几乎没有人了解这些科学和技术。”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且有待解决。 而且,除此之外,大多数人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对科学产生兴趣。一部分原因是,科学的语言是数学,但它涉及的数学太复杂,以至于只有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能用数学这个工具来理解科学。不过,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翻译者”,向其他人传达科学的意义,以及它的美妙和激动人心之处。 迈克尔?沃克在这本书中做的一切让他站在了“翻译者”的前沿。虽然并不是一名学术研究者,但他通过这本大众科学书,在规避了复杂数学的同时,传达了他对物理世界的清晰理解。你会发现,不需要走进教室,就能了解这些振奋人心的事物。在教室里你可能反倒不会感到兴奋,因为你需要跟数学做斗争,或者老师们并不会讨论这些有趣的话题—即使你主修物理学。虽然有些前沿内容可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任何前沿领域都是如此),但我很乐意向所有学生推荐这本书作为教科书的补充,以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数学之外的物理意义。这本书并不是要取代教科书,但它确实更有趣且易读。 这本书的核心是量子力学,但内容已经超越了这个范畴,还介绍了相关应用,沃克为我们提供了对物理世界最奇特、最迷人、最美丽的描述。他非常努力地描述了量子力学,尤其是原子,并将其作为解释化学和我们周围事物的基础。这本书正是把这一部分物理学用非数学的语言和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向我们“翻译”了过来。另外,这本书还时不时地插入了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史以及推动科学发展的著名科学家的生活,这些“插曲”也让这本书变得栩栩如生。 在量子力学发展的早期,尽管它在预测实验结果方面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但科学家对量子力学的本质仍困惑不已,为此,科学巨人之间还产生了一些伟大的辩论。例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厌恶量子力学及其违反直觉的结论,最终却因在该领域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奖)宣称:“上帝不会跟宇宙玩掷骰子。”尼尔斯?玻尔(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对此则有一句不那么著名但同样重要的反驳:“不要告诉上帝该做什么。”玻尔也曾说过:“如果有哪个人对量子力学不感到震惊,就说明他不了解量子力学。”然而,80多年后,量子力学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成功、最具争议,同时也经受住了各种实验考验的理论。 这不是第一本将科学和历史交织在一起的书。实际上,关于这一主题的大多数非学术书籍都会通过介绍历史来缓解量子力学概念带来的冲击。但是沃克还从物理学出发,解释了化学的原理,并讲述了人类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如何让现代发明和技术成为可能。他在工业实验室的经历大大帮助了他在这方面的叙述(他甚至简要介绍了自己研究过的项目)。 不仅如此,他还介绍了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的事物,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量子力学的视角理解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直至今天。 地球上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原子组成的。然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其中遍布的迷人的对称,以及它们如何决定宇宙的大部分属性。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驶向新认知彼岸的契机。 我相信你会像我一样享受这本书。想必你也会同意这句话:科学比幻想更奇妙。 戴维?托巴克(David Toback) 本科卓越教学撒曼教授,物理与天文系教授 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米切尔基础物理与天文学研究所 2016年9 月 零基础读懂量子力学,回答关于量子力学的小白问题:什么是量子?谁最开始研究量子?量子力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量子能用来做什么?没有量子行不行? 沃克用清晰、细腻的笔触,带领我们去发现物质、能量和宇宙的本质,读来引人入胜。 ——阿尔弗雷德·博茨博士,美国物理联合会科学写作奖得主这本书写得非常好,而且读起来没有障碍,很适合初学者阅读。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讲述全面,让读者乐在其中,推荐大家读一读。 ——巴里·帕克,著有《物理之战》这是一本面对大众读者介绍量子力学原理和应用的读物,是对量子物理的发现历史的最好描述。 ——弗雷德·库特纳,著有《量子之谜》把量子力学介绍给普通读者并不容易,但沃克通过类比的方法做到了。他也没有就此止步。他还讲到了天文学、计算机、物理学,以及作为一名工程师所接触到的现代技术。此外,他还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元素周期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阿瑟·威金斯,美国奥克兰社区学院物理荣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