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文联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1.50
折扣购买: 张爱珍传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传承人传记丛书
ISBN: 9787519035181
谢柏梁,1958年9月25日生,湖北天门人。湖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1983),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1986)中山大学文学博士(1989)。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6)。现任北京市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物,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主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剧协常务理事,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戏剧家评论学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听了爱珍的肺腑之言,我思考着说:“话不好 说,现在不少人不进市场进赌场,不进剧场进酒场 ,打麻将的瘾头是挡不住的,何止不看戏,再好的 电视剧也顾不上看。这些人活得晕晕乎乎,昏昏沉 沉,一天好像没什么事可做。不单纯是看戏还是看 电视的选择问题,而是在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化文 化艺术思潮面前,派生出来许多变异走样的东西, 人们对此缺乏应有的思辨能力。可悲的是现在很多 人以不看戏为时髦,分不清何谓雅俗,存在一种颓 废的劣根性意识。” 杨毅接过话茬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国家 大剧院,从编剧、作曲、舞美、演员、乐队导演、 道具制作、演出场所,都有固定的成套人马和成套 装备。提前购票,场场爆满,保留剧目,常演常新 ,芬兰人没有戏剧过时的感觉。还有法国‘红磨坊 ’,可谓世界顶尖级水平的剧院,也是一台剧目天 天演,也没有过时感,相反却显示出它民族文化强 大的生命力,这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不可丢掉任 何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戏剧是国之瑰宝,应当继 承创新,与时俱进嘛!老陈的话有一定道理,爱珍 你说呢?” 她赞同地点点头:“可能是国情不同,国民素 质的差异,或者是思维方式不一样吧!中国人发明 了火药,用来制作鞭炮驱邪和逐鬼除疫;外国人则 用来制造了火枪。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用来制作 罗盘看风水;外国人则用于航海技术和探险活动中 :中国人将鸦片当饭吃;外国人则用它来制作药品 。中国人将戏剧弃之为过时古董;外国人则重视为 国之瑰宝。这不能不说是思维方式的截然不同,带 来了完全相反的结果。” 张爱珍坚信戏剧不会过时,是抱残守缺还是看 透了前景呢?我急于得到证实,于是问她:“爱珍 ,你想过唱歌吗?” “想过。” “你想过没有,路走对了可门进错了,以你的 声腔优势,唱歌比唱戏更有前途。” “也许有这种可能,可是我就选择唱戏,我太 爱戏剧了。” “你的艺术发展是不是受到了地方剧种的限制 ?如果改唱京剧,起码在声腔方面比唱上党梆子更 胜一筹。” “我也没想过唱京剧,哪个剧种都有局限性, 局限就是特色啊!比如说上党戏的打击乐,那是其 他剧种不可比拟的。所有戏都一个调就没有意思了 ,也不可能是那样。” “今年,京剧名角儿李胜素来山西参加山西省 京剧团《走西口》的演出,她应邀做客山西电视台 。她在谈到与山西演员合作的印象时,只谈到两个 人,她说:‘张爱珍的嗓子很好,与她合作是愉快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