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8.10
折扣购买: 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
ISBN: 9787020180165
濮存昕,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在四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他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李白、哈姆雷特、白嘉轩等深入人心的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鲁迅、弘一法师等一系列极具文化内涵的经典形象,多次凭借高超的演技斩获大奖。同时,他热心公益事业,曾担任防治艾滋病宣传员、无偿献血义务宣传员、中国禁毒宣传大使等,树立了积极健康的社会形象,曾荣获中宣部授予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内容简介: 《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是著名演员濮存昕的自传。作者以自己曾经饰演过的角色为主线,分享了多年来在演艺道路上的历练、探索、创新和思考。通过对演员和角色关系的深入阐释,不仅让读者深度了解演员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内涵,也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戏剧艺术的敬畏和热爱。同时,这部作品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中国表演事业的发展进程,引发几代人的共鸣。 本书引入AR技术,扫描部分图片可观看作者相关精彩视频;同时利用区块链一书一码防盗版技术,微信扫码即可验证图书真伪。 金句摘录: 我在台上演角色,其实在观众眼中我就是一名当场被考试的学生。这才是我的职业真实的角色。 不知不觉中,戏剧这些幻化的东西,连同一些感官记忆,已经一点一点地浸入我的血液与肌体。 在化妆室通向舞台的长廊里有条黑黑的甬道,这条甬道不准小孩子进,我去送饭的时候就常常站在这条神秘的甬道口等父亲,我知道甬道的尽头就是充满灯光的辉煌舞台,那是一个围绕着光环的谜。 北大荒长时间的生活,是磨难,也是考验,大喜大悲能增加对人生的理解力和承受力。这对于男演员尤其重要。男人的形象中应该有立得住、担得起的气质。北大荒的田垄长得望不到头,割麦子的时候必须一垄一垄、一刀一刀地割,每天腰累得真像折了一般,那种疼痛至今记忆犹新。这也许对我后来的生活与创作有积极的影响。直到现在,我总觉得我在舞台上演话剧就像割麦子,一天一场戏,八九百观众,几十场、上百场演出才有几万观众,真的是一刀刀割,一场场演,生命也一步步走。 我第一次感觉到,这样跳进跳出,既是角色,又是自己。在假定性的演出中,其实这就是“我就是,我又不是”的表演审美概念。说起来有点绕,其实就是真假之间的艺术趣味。观众想接受的,观众买票来看戏的内心理由是:这个剧团的这个演员又变着演这个角色了,看看去。 表演这门学问,其实是生命的科学,你得真的像那个人物,或者是让人感觉你特别像。 每一个孩子在茁壮成长的时候会瞪大眼睛看着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戏剧就是看这个世界的一道道门,一扇扇窗口,希望孩子们喜欢戏剧、喜欢朗读、喜欢表达自己。播种梦想,点燃希望,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 我曾将人生的这个阶段比做长江中游之水,过了嘉陵江,出了夔门,已经没有上游落差带来的激情与奔放了,清澈的水花所折射的五彩阳光也没有了,但是长江中游汇集的支流却开始变多,水量丰沛,可以养育鱼虾,可以发电利万物,惠泽四方。 其实大师们写经典,导演们拍力作,演员在领悟角色的生命意义、思想言行的时候,要有如此的视角去俯察、发现。在山下人堆里深入其中那是体验,还要有鸟瞰的视角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演员在创作人物时如果遇到找不着感觉的困难,我觉得应该尽可能放松下来,体己度人,不要强做,不要生演,避免有添足之感。 我也在不断揣摩李白的人生,不断地感悟和融入李白的角色,努力塑造这位以赤子情怀阅世走人间的伟大诗人。说真心话,不是我在塑造李白,是李白,还有我演过的许多角色在塑造我。我太多的学养来自于我的角色和他们那些精彩的台词。 我演李白,每每谢幕的时候真的会有极大的满足感。生命如果在此一了,也便罢了。那种尽情,那种淋漓,那种快意。好诗好戏啊! 大幕一闭,灯光一熄,又感觉多么像卖火柴的小女孩…… 艺术审美往往是短暂的,艺术的精神生活也是短暂的。 这种表演的状态就好像一道难关,你得勇敢地闯一下,过一关。也好像不善于游泳,只要你勇敢地跳入深水去本能地自救一样,也许一下就会游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