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的活法

淡定的活法
作者: (日)本多静六|译者:王小蕾//刘晓静//戚艳伟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9.30
折扣购买: 淡定的活法
ISBN: 9787548428343

作者简介

本多静六(1866—1952)。*本**林学家,造林学奠基人。1**0年毕业于东京农林学校林学部,1**2年3月获得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而后任今东京大学农学部教授,在任教期间先后担任*本国立公园协会副会长、庭园协会会长等职,在造林学、造园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建树颇多,曾设计*本**的明治神宫的森林和*比谷公园等。

内容简介

我的“生活白皮书” 首先,我想从“生活白皮书”开始讲述为何一贫 如洗的我努力赚钱、积蓄财产,然后又再次回归到一 无所有的故事。 现如今我僭越地提出“财产”一词,人们可能会 想:“原来本多是个隐藏的大资本家呀!”为了不招 致误解,如禅宗所说的“无一物中无尽藏”,我想先 从现在虽然贫穷却依然自得其乐的“生活白皮书”说 起。 在后文会详细讲述,在我六十周岁从大学教授一 职退休时,我有感而发,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悄悄地捐 给了公共事业。然后步入劳动和学问并进的简朴生活 ,和老伴一起重新过回以往的穷*子。 虽说是穷*子,但是还留下了土地、房屋、股票 等大约一百万*元的资产,而且由于我们一直留心进 行勤俭储蓄,所以当时我们还有余力订立为各方面追 加捐款的计划。然而大战失败后,我们在大正银行和 其他海外事业的股票都赔得精光,这些占我们全部财 产的六成还多,而且因为支付了几十万的财产税和非 战灾者税,*后我们除了东京的房屋和箱根、伊东的 极少一点儿不动产外,几乎一无所有。以后的生活无 疑就捉襟见肘了。 我们过着从战争时就开始坚持的昼耕夜学、红薯 粥和“荷尔蒙咸菜”的简朴生活,苦苦忍耐着,终于 熬过了这个艰苦时期。并且,由于通货膨胀结束以及 养老金上涨,我们的经济状况终于稳定了下来。今后 ,只要严格杜*自满、**和懒惰,那么我们可以顺 顺**地活到一百二十周岁以上。 在这里,我详细地公布一下我的收支情况:养老 金每年七万多*元;出租房子和地的收入大约为三万 *元;再大致地把田里的农作物估算成现金,这就是 我们家的全年收入。当然,我们没有给孩子添任何麻 烦。这些收人全部都托付给我老伴,昕任老伴的安排 ,我们在红薯粥和“荷尔蒙咸菜”的简单生活中越发 健康,好像我老伴的手头还有了一点儿存款。此外, 我还赚了点儿稿费、演讲费以及咨询费等外块,其中 一半做零花,另一半存起来。我打算将这些存款作为 第二十次的出国旅游费或是捐给助学团。现在,我无 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没有任何顾虑,健康开朗 地期待着在八十五周岁的高龄上再添一岁;忘记衰老 的岁月,享*着每天崭新的阳光。这就是我现在的“ 生活白皮书”。 要想打垮贫困,就必须积极储蓄 言归正传。 我自少年时代至大学时代一直生活在**贫困的 生活之中,饱尝了由贫困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苦以及 不堪忍*的屈辱。因此,我领悟到“如果不能摆脱贫 困的生活,就不能取得精神上和生活上的独立”。 明治二十五年从德国留学回国后,我当上了东京 帝国大学农学部的助教,当时二十六周岁。自此我开 始拿工资了,而当时奏任官(*本旧制度下的官吏身 份等级,高等官吏中的三等以下官吏)的年薪是八百 *元。就这八百*元还被收取了10%的造舰费,只剩 下七百二十*元——按月算的话,每月只有六十*元 。这六十*元再扣除养老保险金,*后拿到手的工资 只剩下五十八*元。 当时我已成家,作为大学教师,这些收入已经足 以使我们生活得很体面。如果普普通通地过*子,那 是绰绰有余的。但不妙的是,可能大家误认为静六从 国外回来了,一定拿了很多俸禄,突然间蹭饭的人多 了起来,全家甚至多达九口人。即便当时物价很便宜 ,这样一来我也吃不消。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