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70堂心理课)
ISBN: 9787509383421
隋岩,知名作家,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获得应用心理学学士学位。代表作有《心理的故事》系列、《变态心理学》系列、《心理学与你》《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与人生》《缺失的心理课》《小清新心理学》《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史》《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史》《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等。
百年心理的前世今生 正如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 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在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 之前,许多思考人类自身的哲学家已经开始了心理上 的研究。比如2500年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 多德,他们已经开始阐述关于意识的观点,并做了相 应的考证。 不过,这一时期的心理学基本处于离奇的,甚至 疯狂的状态。哲学家们对于心理的研究,不是来自实 验室的控制变量,也不是来自实践的检验,而是完全 来自头脑的思辨。有的哲学家甚至认为,情绪类似于 一种液体,是从心、肝、脾流出来的,人类的精神障 碍则是由于液体堆积过多。 有趣的是,持有各种想法的人,哪怕是对真理有 着执着追求精神的哲学家,也不会亲手验证自己的想 法。他们喜欢用“想”的。所谓想,即思考,即用逻 辑来推理,用辩论来传播,用专家的权威使人们信服 这些思想。 当西方进入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被教会牢牢地统 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被教会教导,尽量减少对 人本质的探索。对于教会本身来说,人类的心灵则成 了一个不解之谜,就像上帝的心灵一样。 这种绝对的思想统治一直发展到17世纪,才被笛 卡尔主张的神经系统活动所动摇。笛卡尔发现,人类 的感觉和行为并非来自上帝的指示或安排,也不是某 种神秘力量的引导,而是一种神经传导的结果。 笛卡尔是一名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却误 打误撞地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在他的影响下,心理 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却正式进入了一个蓄势 待发的时代。 到了19世纪中叶,达尔文出版了他的著作《物种 起源》。达尔文在揭示动物进化规律的过程中,提出 了一个观点:人类和动物存在着密切的进化关系。这 一观点构成了动物与人类的连接,多年后,达尔文的 思想直接导致巴甫洛夫用狗作被试进行了条件反射的 实验。 随后,化学家绘制出的元素周期表深深吸引了一 位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威廉·冯特。根据元素周期 表的原理,冯特想要发现人类心理的“基本元素”。 于是,在出任莱比锡大学教授的第四个年头,冯特建 立了一所专门进行心理研究的实验室。从此,心理学 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始向着实证研究的方向发展。 在笛卡尔、达尔文等人误打误撞地成为心理学的 开路者之后,心理学史上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激烈的思 潮争论,也涌现出了一系列的心理学大家。心理学从 创立开始,各个学派的观点就无法完全一致。 正当冯特带着学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做实验时,美 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詹姆斯跳了出来,他大肆批评冯特 研究方法的狭隘和主观,并且声明研究意识的结构简 直无聊透顶,研究意识的功能才是王道。 另一股反对冯特的力量来自德国国内。一群极具 反叛精神的年轻人简直是反冯特之道而行之,冯特在 研究人类意识的组成元素,他们则提倡感知整体。在 德文中,“感知整体”叫作格式塔(gestalts),因此 这群人被称作格式塔学派。 在美国,一群更加疯狂而且好斗的年轻人则选择 了独辟蹊径。他们不同意任何人的观点,也不同意任 何学派的研究方法。他们不关心人们的感受和想法, 只关心人们的行为。在这群年轻人中,最有影响力的 人物就是华生。 另一个更强劲的反对之声来自奥地利的医学界。 此时,行医多年的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的潜意识部分, 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精神分析方法。他用精神分析 治疗患者的神经症,也用精神分析研究人类的梦境。 弗洛伊德的理论并非来自实验室的研究,而是来 自他治疗过的成千上万名患者。对人类意识的深入挖 掘,使得精神分析具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时至今日 ,社会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笼罩着精神分析的影子 。 在心理学这个大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看起来不 尽和谐,经常有一些口角争斗。可喜的是,在心理学 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同时,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开始趋近 于相互渗透。当年多位心理学大师的观点互相交织着 ,构成了今天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