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人家

滹沱人家
作者: 康志刚|责编:梁东方//王李子
出版社: 花山文艺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6.23
折扣购买: 滹沱人家
ISBN: 9787551161114

作者简介

康志刚,河北省作协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3年生于河北省正定县。现供职于石家庄市文联,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光明日报》《长江文艺》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及散文200余万字,有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等选刊转载,并收入年度选本。长篇小说《天天都有大太阳》获第二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大奖。短篇小说曾连续两届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雨花》杂志优秀小说奖等;《归去来兮》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1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并获第二届河北孙犁文学奖。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香椿树》《康志刚小说集》等。

内容简介

引子 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 新秧漫漫平。行遍天涯千万 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陆游《小园》 这是阳坡村最长的一条 胡同,呈一条直线,长约二 百米,宽可以行一辆马车, 形似一条扁担,所以人称扁 担胡同。 这条胡同诞生于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后期。 有胡同,就少不得水井 。 相传,水井的发明者是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也有 人认为是夏代的伯益,《吕 氏春秋·勿躬篇》中就有“伯 益作井”的记载。其实,水 井并不是哪位圣人和帝王灵 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人民群 众在生活实践中共同智慧的 结晶。井与我们人类繁衍生 息密切相关,更是人类文明 和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而 且,还由水井衍生出了“市 井”“井落”(村落)……古人也 多有吟诵水井的诗作,如苏 轼的“窈窕山头井,潜通伏 涧清。欲知深几许,听放辘 轳声”,韦应物的“田家已耕 作,井屋起晨烟”……而成 语“背井离乡”,更是道出了 多少远离故土、外出谋生者 的辛酸与无奈。由此可见, 水井的意义已远远超越其实 用性,成为维系人类情感, 尤其是和乡土家园的一条重 要纽带。 扁担胡同的几户人家几 经商议,最终把水井的位置 选在史家空庄伙(宅基地)的 东南角,那里位于胡同中央 的西侧。主人用黄泥巴墙把 庄伙围成“大隔栏”,单单让 出这块地儿。 挖井那天,正值初夏时 节,村子上空已响起布谷鸟 深沉悠长的啼鸣。开挖之前 ,大家请新运的爷爷,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