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食空间(万物汇集的料理与社会)

江户食空间(万物汇集的料理与社会)
作者: (日)大久保洋子|译者:孟勋//陈令娴//林品秀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江户食空间(万物汇集的料理与社会)
ISBN: 978750087166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 庶民们的移动餐桌:速食小吃摊 □■急性子的江户人吃东西就是要快!快!快! 大多数的老百姓,平日都会从微薄的收入里一点一滴 地攒下点钱,趁着庙会或休假的时候出门上街看表演、买 东西吃,享受享受。由柴村盛方所著之散文集《飞乌川》( 一八一。年[文化七年])里就提到:从两国一带开始,路经 柳原直到芝’,因充斥着“四文屋”。一类的小店(摊贩) 而变得十分热闹。 以江户时代的行业百态为题材的画作《近世职人尽绘 词》。里也描绘着天妇罗、烤乌贼、四文屋等摊贩的情景 。由此可见,到了江户时代后期,四处林立的摊贩已成了 当时百姓们的生活乐趣之一。 江户时代的摊贩形态,并非如现今的活动式摊车,而 是采定点式贩卖。当诸侯的晋见队伍经过时,才会视情况 收拾移动摊位。为了严防火灾发生,像天妇罗等会用到火 、油的店家,在当时只被允许在户外营业;就算是在自家 住宅贩售,也得移到家门前的马路上做生意才行。 所谓“寿司”,原本是指像蛋糕般切块陈列贩售的“ 箱押寿司”,等到“握寿司”被研发出来后不久,一提到 “寿司”,指的就是“握寿司”了。“握寿司”像天妇罗 一样,具有刚做好就能当场立即品尝的特色,对急性子的 江户人来说,是再适合也不过的食物了。看样子,江户时 代平民口味的“速食”,可说是性急且作风潇洒的江户百 姓们自己琢磨而创造出来的食物。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 看看当时摊贩的生意买卖样貌吧! □■为什么小吃摊成为大众的移动餐桌? 所谓“小吃摊”是指有屋顶,有贩卖用的台面,还能 够移动的摊子。喜田川守贞的随笔杂记《守贞谩稿》(一八 五三年[嘉永六年]完笔)里关于“固定式店铺”的章节里提 到,在江户里有非常多定点贩卖的摊子,但不需要的时候 还是可以移动的。 《守贞谩稿》的作者出生在大阪,并于三十一岁时移 居江户,在他的杂记《守贞谩稿》里记录着京都、大阪与 江户的风俗差异。该书内容图文并茂且记载详细,是了解 江户后期社会风貌的重要史料。把摊子设置在车上移动是 到了明治时期以后的事了,在那之前就是将炉子、餐具和 煮菜的道具等全堆在一块,以摊子的样式来说并非那么容 易就能移动。 小吃摊上多半卖有寿司、天妇罗等食物;通常设在连 晚上都有很多人经过的地方,据说每个区域都各有三四家 这样的小吃摊,可见数量确实不少。天妇罗就如同上述所 言,就算是在自家贩售也非得摆在门口处卖不可。 即便是现在,天妇罗的炸油仍由于高居火灾肇事原因 的第一名而素有恶名,过往在江户时代也因为担心会成为 火灾的起因,而被明令禁止在屋内营业。另一方面,考虑 到油炸食物时需要让空气流通的问题,这样的规定不失为 一个明智的决策。再说这和“蒲烧”是同样的道理,借着 让食物的香气四溢进而刺激百姓们的购买欲。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