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日子富日子

穷日子富日子
作者: 朱辉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1.55
折扣购买: 穷日子富日子
ISBN: 9787504753274

作者简介

朱辉,祖籍浙江兰溪。生于上海,现居武汉。写作10余年,发表作品逾2000篇,数百万字。曾在《环球时报》、《南方都市报》、《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等数百家报纸,和《中国青年》,《商界时尚》,《深圳青年》,《今古传奇故事版》等数十家杂志发表。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 曾在《上海证券报》,《上海金融报》发表大量财富随笔、评论。

内容简介

幸福感 母亲去老家住了一阵子,回来之后对家乡赞不绝 口。母亲 的老家位于浙中一座小城市郊,舅舅和姨妈们都在城 里上班或 经商,晚上回到村里。他们工作时间是市民,休闲时 间则是 村民。 三舅应该算是当地村民中的“标本”,他在城里 一家企业 当工程师,年收入大约十万元;三舅妈是小学老师, 一年下来 工资、奖金也有七八万元。另外,他们家在村里承包 了一个池 塘,雇人养珍珠,收入就不好估算了。三舅的家境在 村里属于 中等,他的兄弟姐妹中最不济的,两口子月收入合计 也有万把 块钱。 “村里家家房子都像别墅,大多数人家都有小汽 车。没有 人装防盗网,夏天晚上开着门睡觉,从来没有被偷过 东西…… 乡亲们都说现在的政策好啊!”母亲向我们描绘了一 幅桃花源 般的小村景象。对于家乡的和谐社会环境,母亲尤为 向往。 “乡下一个村里彼此都是亲戚,谁好意思偷来偷 去?外来 的人一眼就会被认出来,当然更不敢进村胡来。”父 亲对于母 亲嘴里的“夜不闭户”不以为然,认为全国农村大概 都是如 此。今年过年,我去本市市郊,我妻子的二姨家拜年 ,终于可 以验证一下父亲的说法了。 “怎么会没有小偷?多得很呢!”妻子的二姨笑道 。她说村 里的高压线、电话线一年要被偷好几次,变压器也被 偷了两回 了。前阵子她家买了辆摩托车,停在家门口一顿饭工 夫就永久 性地失踪了…… 虽然治安状况堪忧,不过包括二姨在内,村里人 对于现状 却都还满意,因为只要不太懒,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二姨夫 在广州打工,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二姨在家附近一 家大国企 当临时工,月薪一千七八百元。比起我母亲老家的村 民们,这 里的村民收入低得多,不过与本市市民相比,收人差 距不大。 最让村民们有优越感的是他们住着很便宜的私房,而 许多城里 人一辈子不吃不喝,不一定买得起一套像样的两居室 ,所以他 们比城里人敢花钱。 二姨家没有私家车,拜完年后,她说找个熟人开 车送我们 回去。 “那人热心快肠,常常开车带乡亲们进城,一分 钱不收。” 二姨说。不过她又说那人没有正当职业,据说不时进 城以偷窃 为生,手头倒是挺宽裕。 “这样的人,你们不怕?”我很惊讶。 “怕什么?大家都觉得他人挺好的,又不偷我们 的。”二姨 不以为然。我顿时有点明白了为什么这里治安比我母 亲老家差 得多,不仅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民风民俗的差异。 相比我周围的市民,许多城郊农民幸福感强得多 ,这其中 房子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后顾之忧往往是“幸福杀手 ”,一辈 子被房子牵制,难免活得累。而物质生活较为宽裕之 后,文化 层面的因素又影响到幸福感的质量,二姨他们村里治 安不好, 很大程度也是自己造成的。他们在物质生活上追上浙 江农村, 也许几十年够了;而要感受到真正和谐的幸福感,还 须更长时 间的文化熏陶。 点评 幸福在哪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幸福最基本的 条件是经 济上的安全感,所以城郊农民会比城市贫民更感幸福 。在此基 础上,便是道德水平普遍提高,由此带来人们的和睦 相处,安 定团结。 …… P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