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2.32
折扣购买: 白话资治通鉴/线装中华国粹
ISBN: 9787556803651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三家分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姬午正式分封晋国大夫 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起初,晋国国卿智宣子想立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 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但也有 一项短处。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射箭驾车是长处,才艺 精湛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然而却 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凌驾于他人而做不仁不义 的恶事,谁能与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 那么智氏宗族一定会灭亡。”智宣子听不进去。于是智果 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氏家族,另立为辅氏。 上卿赵简子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 赵筒子想在其中选一个为继承人,但不知立哪个合适,于 是将日常的训诫之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 ,嘱咐道:“好好记住!”过了三年,赵简子询问两个儿 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所在, 已丢失了。又问小儿子无恤,他竟然能很流畅地背诵竹简 上的训词;追问竹简所在,他从衣袖中取出献上。于是, 赵简子认为无恤贤能,便立他为继承人。 赵简子派尹铎去治理其属邑晋阳,临行前尹铎请示道 :“您是打算让我去抽丝剥茧般地搜刮财富呢,还是为未 来寻求保障?”赵简子说:“当然是寻求保障啊!”尹铎 便少算居民户数,减轻赋税。赵简子对儿子赵无恤说:“ 一旦晋国发生动乱,你不要嫌尹铎地位不高,不要怕晋阳 路途遥远,一定要以那里作为归宿。” 等到智宣子去世,智襄子智瑶在晋国主政。有一回与 晋国两位上卿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宴饮,席间智瑶戏弄 了韩康子,又侮辱了他的家相段规。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 此事,就劝智瑶说:“主公,您不提防灾祸,灾祸就一定 会来的!”智瑶说:“晋国之中,生死灾祸都取决于我。 我不给他们降临灾祸,谁还敢兴风作浪?”智国又说:“ 不是这样的。《夏书》中说:‘一个人屡次三番犯错误, 结下的仇怨岂能在明处?应该在没有暴发之前就有所提防 。’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 现在主公一次宴会就得罪了人家的主君和臣相,又不戒备 ,说什么‘不敢兴风作浪’,怎么可以这样?蚋、蚂蚁、 蜜蜂、蝎子,都能害人,何况主君、臣相呢?”智瑶仍毫 不在意。 智瑶又向韩康子索要领地,韩康子不想给他。段规进 言说:“智瑶贪婪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会 兴兵打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得到土地定会更加狂妄, 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对其动武用兵, 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韩康子说:“ 好主意。”便派人给智伯送去有万户居民的大城邑。智瑶 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索取土地,魏桓子不想给。家相任 章问:“为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智瑶无缘无故来 索取土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瑶无缘无故强索他 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的恐惧;我们给智瑶土地, 他一定更加骄横。他骄横了定会轻敌,而诸大夫因为恐惧 而互相团结。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