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安徽少儿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1.00
折扣购买: 爱的教育/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彩图全译本
ISBN: 9787539790510
阿米琪斯(1846~1908),意大利19世纪的著名作家。他在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度过了童年时代,那时的意大利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浪潮,这股浪潮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印记。他善于写作,以描写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最为见长,比如《朋友们》《大家的马车》等作品。1886年,40岁的阿米琪斯写出了他最畅销、最受人爱戴的作品——爱的教育》,也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 王干卿,我国著名的意大利语儿童文学翻译家。196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进入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工作。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意大利语部任译审期间,获意大利政府奖学金,到意大利罗马大学文学哲学系进修两年,专攻意大利儿童文学,因“了解意大利文化并在中国传播意大利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功绩”于1999年获意大利政府文化奖。
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 29日,星期六 不,我决不当逃兵!要是老师每天给我们讲一个 像今天上午那样的故事,我乐意到学校去。老师说, 他以后每月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并让我们记下来。这 是关于一个孩子的美好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 是“帕多瓦的爱国少年”,下面就是这个故事的梗概 。 一艘法国轮船从西班牙巴塞罗那港口起航,驶向 热那亚。轮船上有法国人、意大利人和瑞士人,在这 些人中,有个衣着破旧的十一岁儿童。他像一只野兽 似的离群索居,仇恨地扫视着人们。他之所以用敌意 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个人是有道理的。两年前,他的爸 爸和妈妈——帕多瓦郊区的农民——将他卖给一个街 头卖艺的班主。班主经常打骂他,还不给他吃饱,只 是逼他拼命训练,教他耍把戏。等他学会了把戏,他 又跟着班主辗转法国,来到西班牙,可照样遭受打骂 ,连肚子也填不饱。 到了巴塞罗那,他陷入更加可怜的困境。他再也 忍受不了挨打和饥饿,从班主那里逃走,来到意大利 领事馆,请求保护。领事馆的人同情他,将他安排到 这艘轮船上,并托他带给致热那亚警察局局长的一封 信,嘱咐警察局局长把他送还像牲畜一样卖掉他的爸 爸和妈妈。 这个不幸的孩子衣衫褴褛,体弱多病,被安排到 二等舱里。所有的乘客都打量着他。有个人主动跟他 拉话闲谈,他也不理不睬,好像仇恨和恐惧所有的人 。苦难的生活和不断地挨打挨骂,使他的心态发生了 变化,身体也变得更加消瘦。然而,经不起三个旅客 刨根问底的打听和询问,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他只能 用几旬威尼托方言、西班牙语和法语三种不熟练的混 合语言讲述自己的身世。这三位旅客并不是意大利人 ,然而他们能听懂他讲述的意思。大概是出于怜悯, 或者是酒后太兴奋的缘故,他们给了他一些铜币。为 了从他嘴里知道更多的事情,三位旅客不断地刺激他 ,拿他逗乐。这时候,有三位太太进入二等舱,还甩 给他几枚银币,有意显示一下自己是如何慷慨大方。 她们三个大喊大叫:“喏,把这些拿去!”故意把钱 币丁零当啷地掷到桌子上。 少年一边把收下的钱塞进衣袋里,一边细声细气 地道谢。他的举止难免还有些粗鲁,但双眼第一次闪 出喜悦的光芒,脸上第一次露出笑容。他爬上自己的 卧铺,放下床幔,躺下来默默地沉思着今后的事情。 要知道,他已经忍饥挨饿两年了,用这些钱可以在船 上买上几样好吃的东西;两年来,他的衣服已破烂不 堪,到了热那亚,他该买件长长的上衣了!他还应该 带回家一些钱,好叫父亲和稍微仁慈的母亲高兴高兴 ,假如他两手空空地回家,肯定会被父母拒之门外。 这些钱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笔不小的财产。他在床幔 后面美滋滋地憧憬着这美好时刻的到来。 那三个旅客围着一张桌子高谈阔论。他们开怀痛 饮,喋喋不休地谈论起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到过的国 家。最后的话题转到了意大利。一个抱怨意大利的旅 馆一无是处,另一个对意大利的火车大发牢骚。他们 的情绪一个比一个激昂,说什么意大利的方方面面都 是糟糕透顶。一个说,他宁愿到拉普兰去旅游;另一 个说意大利除了骗子和强盗,什么也没有;第三个说 ,意大利人全是斗大字不识的睁眼瞎。 “是一个愚昧无知的民族。”一个说。 “是一个肮脏不堪的民族。”另一个说。 “小……”第三个慷慨激昂,正要说“小偷”时 ,话还没有说出口,顷刻间,铜币和半个里拉的钱币 像可怕的冰雹一样砸下来,砸在他们的头上和肩上, 又叮当响地掉在桌子上和地板上。三个人勃然大怒, 猛地站起来,抬头向上观望。这时,又有一大把硬币 砸在他们的脸上。 “拿回你们的臭钱去!”男孩从床幔后伸出脑袋 ,以蔑视的口吻说,“谁辱骂我的祖国,我就不接受 谁的钱!” P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