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成都时代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44.80
折扣购买: 武侯街巷
ISBN: 9787546427829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 载,章武三年(223年)八 月,刘备葬于成都惠陵。 诸葛亮去世29年后(263 年),后主刘禅“诏为亮立 庙于沔阳”。沔阳即今陕西 省勉县,说明在三国时, 祭祀诸葛亮的庙宇在陕西 勉县。 成都何时有武侯祠?正 史未有记载。宋祝穆《方 舆胜览》载,武侯庙“在府 西北二里今为乘烟观……李 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内, 桓温平蜀,夷少城,独存 孔明庙”。由此可知,李雄 于公元304年在成都称王, 则所建孔明庙的时间应在 西晋末东晋初,位置在当 时的少城内。公元760年, 杜甫曾春游武侯祠,留下 流传千年的名句“丞相祠堂 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数年之后诗人又在夔州 作《古柏行》回忆道:“昨 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 闷宫。”由此得知,在唐代 ,武侯祠已位于锦官城外 ,且与先主刘备的汉昭烈 庙相邻。明初,蜀献王朱 椿对武侯祠、昭烈庙进行 了全面的修缮和整合,将 原来武侯祠的诸葛亮像移 人汉昭烈庙,由原来毗邻 的一祠、一庙,变成了君 臣合祀的格局。康熙年问 ,清政府恢复重建成都时 对武侯祠进行调整,形成 如今基本格局。现存祠庙 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 (1672年)修复,坐北朝 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 ,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 米,总建筑面积约1.25万 平方米。武侯祠中轴线上 依次分布着大门、二门、 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 五重建筑,另有桂荷楼、 船舫、桂荷池、听鹂苑等 附属建筑位于西侧。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