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90
折扣购买: 如果这是宋史(5官宦王朝)
ISBN: 9787213087189
第八章 莫须有 岳飞的心变得冰冷,一瞬间他仿佛置身于梦魇之 中,这一切会是一个整体计划流程吗?! 他在冰冷中,在回忆里,弹劾已经进入另一个层 次。 赵构亲自出面爆料,他认为,岳飞在楚州时于万 军之前说楚州不可守,城防没必要修,完全是收买军 人,达到加强个人势力网的目的。这样的人,让国家 、让他怎么信赖!(“故其言如此,朕何赖焉!”) 秦首相第一时间跟进,表态说,岳飞隐藏得很深 ,他说这些话,别人未必能洞察真意,多亏陛下揭露 。 这两句话在南宋官场引起爆炸性的动荡,皇帝、 首相公开怀疑国家最强的将军、枢密副使大人的忠诚 ,这是之前十几年里所不敢想象的。 一时间下边说什么做什么的人都有,这就是机遇 ,顶级大佬们的摩擦,是珍贵的重新站队的机会。 岳飞努力地让自己冷静下来,事到如今,他必须 做出决断了。 岳飞再一次辞职,他在奏章里写道,自己多年的 “服务”很不到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请陛下保全 于始终,让他远隐于山林。 有宋一代,优礼臣僚,再大的罪臣也不过是贬黜 流放了事。岳飞提到保全于始终,已经充分地考虑到 了事情的严重性,把后果往恶劣里预计了。 这一次赵构同意了,罢免岳飞公职,改任万寿观 使,吃一份优厚的年薪,再不插手官场军队的事。这 似乎很不错,岳飞被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从此无 官一身轻,没是非了。 但是,有两件事也同时发生,全面联系起来,才 会清楚岳飞此时的处境,以及赵构的真实目的。 岳飞罢官时是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的八月。 这时,金兀朮收兵回了开封,给赵构写了一封信。信 里一通训斥、责骂、警告,把之前的战争全归罪于南 宋的忘恩负义,而他是仁慈的,仍然不想毁灭一个曾 经驯服温顺的仆人,所以写了封信主动骂人。 这封信由被扣押在金国的原南宋使者带回来,赵 构、秦桧接到之后表面上诚惶诚恐,暗地里心花怒放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个意向。 该死的金兀朮,这个倒霉的孩子,当年好不容易 达成了和平,他非要打。结果怎样,被岳飞打残了吧 ,现在没人扶着都没法过江了吧。这才知道议和的好 处! 赵构立即写了回信,在信里承认一切错误,推卸 一切责任,那都是几个前线的将军自作主张搞的!而 他本人,是极其向往和平的,请“太保、左丞相、侍 中、都元帅、领省国公”宗弼阁下代为向金国皇帝陛 下转达。 既然议和再次摆上了日程,那么还需要放任岳飞 吗?于是岳飞下课。 上面是岳飞被罢免的外部因素,这之外就是关于 岳飞的罢免诏书。中国的文字是很有讲究的,中国的 官场哲学是很深奥的,国手布局步步紧逼,每一个进 程都是后续手段的铺垫。 诏书里说,岳飞有“深衅”,“有骇予闻,良乖 众望”,皇帝“记功掩过,宠以宽科全禄,以尽君臣 之契,保功臣始终”,要岳飞“无贰色猜情,朕方监 此以御下,尔尚念兹而事君”。 这些文字里处处都是陷阱伏笔,既承上,给岳飞 的罢官定性为有罪;复启下,为以后可能出现的进一 步处理留下了理由。 岳飞文笔佳妙,这份罢官制里的隐患明眼人一目 了然,他有什么不知道的?有人劝他做些补救,比如 求见皇帝进一步表白忠诚,或者罢官后哪儿也不去, 就在临安城里养老,时刻处于官方近距离监视中,表 示绝无二心。 岳飞没有。他轻车简从上路,回江州(今江西九 江)的私邸去了。 岳飞孤傲萧索地远离了临安。 在他背后,临安城沸腾了。这是示弱还是挑战, 是从此自绝于官场军方,彻底无害了,还是心怀报复 ,远离帝都,在外面暗地里联系旧部? 这是没法确定的,因为岳飞在理论上仍然羽翼丰 满,岳家军没有外人能介入进去,只要两方面会合, 仍然举世无双! 赵构、秦桧的行动迅速展开,第一步,先拆除了 岳飞的幕僚班底。(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