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精)

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精)
作者: 蔡垒磊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00
折扣购买: 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精)
ISBN: 9787508677620

作者简介

蔡垒磊,江湖人称蔡叔,宁波思维工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高智商协会“胜寒”“门萨”双会员,一站式知识平台蚂蚁私塾创始人。 其个人微信公众号“请辩”有着30万+的订阅者,对人对事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力,总能用简单平实的语言戳中你的认知盲点。

内容简介

摄入有效知识的正确姿势 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同等重要 按照知识在脑子里形成的难易程度,我们把知识 分为四个层次: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和智 慧。为什么这么分呢?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获取现成 的知识是最简单的,最多是途径上的困难,但接触和 复刻并不是真正的难点。因此,我们的判断依据是知 识的高低层次由“自我附加值”的多少来决定。 为什么自我附加值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在纯粹 接收到任何知识的时候,都不可能完全体会知识背后 的真正含义。原因也很简单,知识分为外部接收和内 部创造两种,当你通过自我体悟进行内部创造时,这 时候的知识对你来说是完整的。但当你将结论或者哪 怕是你的推演过程告知他人时,他人接收到的信息必 定是不完整的。于是,这种信息里不管包含了多少智 慧,对他人来说,它依然只是个价值不大的底层信息 。只有他利用自己的内生系统对你的结论进行一番判 断,并结合了自己的内部创造以后,对他来说,信息 的价值才会提升。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待在学校里的年头越来越长, 因为人类的知识总量在迅速膨胀。当牛顿历经长年累 月的研究,最后告诉我们天体运行的规律是A的时候 ,于我们而言,这个知识依然是底层的。若是我们直 接接受,其实价值并不大,顶多拿来吹牛。我们需要 先形成足以判断之所以A会是A的基础系统知识,才有 能力在其上面添加自身的附加值。虽然随着技术进步 ,这个过程会缩短,但毫无疑问并不会比知识膨胀的 速度快。于是,在知识一键植入的技术未能大规模普 及的前提下,完成基础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是一个必 然趋势。 那么,是不是知识和知识之间只有层次的差别呢 ?不!我们对于基础信息的筛选也非常重要。这有点 像下厨,当然厨艺更高的人做出来的菜味道更好,但 原材料的差别,也会让双方处于不同的起点。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知识除了分层次之外, 在同一层也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我们直接摄入的基 础信息知识里,有效程度也有差别。 有些知识是孤立的,无法或者很难跟其他知识产 生“化学反应”,比如伊丽莎白二世的全名是什么、 《新华字典》第68页的第三个字是什么。你说这些不 是知识吗?当然是知识!你说这些知识无效吗?也不 能这么说。你只能说,这些相对比较孤立的知识是“ 次有效知识”。我们曾经在很多看似高端的电视节目 里都看到过关于“次有效知识”的比拼,其实这是毫 无意义的行为,知识的广度和貌似丰富的程度跟有效 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有效知识和次有效知识的差别就在于知识本身的 联结点数量和可应用的范围。有效知识本身可以引发 进一步思考,还能通过与其他知识的联结,改变其他 知识或孕育出新知识,而次有效知识就极少能干这些 事。 因此,当我们摄入基础信息知识的时候,要注意 多摄入有效知识。次有效知识由于其孤立性,出现的 频次不高,寻找的难度较大,同时也较难记忆,于是 ,看上去好像更厉害,但这种炫耀为先的学习目的正 是我们该竭力避免的。 P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