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电影
原售价: 119.00
折扣价: 77.40
折扣购买: 王筱喻作品集(上中下)
ISBN: 9787106047009
石头的祭祀 皇宫般的豪华大厅,琳琅满目的奇石珍玉,有的 高如巨峰,有的微如细卵,有的开膛破肚,有的浓妆 重抹,被天南海北、生拉硬扯地排在了一起。昏黄的 射灯喷出团团迷雾,眼前仿佛割断了时空,颠倒了阴 阳,霎时便恍如隔世,似乎天地又进入了那混沌的世 界。每每随同观赏时下收藏火热的奇石时,总悟不出 这是在炫富还是在劫贫,自豪还是悲伤,展销还是祭 祀,一种莫名的忧伤和隐隐的酸痛直从心底里袭来。 我与石头自小就有着独特的情缘和经历。 孩提时,家门口不远有一大麻湾,湾边对着街口 的空地平台上,不知打何年间就矗立着一尊庞然石物 ,远看似乎是一把太师椅端坐在那岿然不动,近瞅宛 然就是放大了的蒜臼,只不过上边不很规则的边缘被 打磨的溜光发亮,它有个古老的名字叫“茶井”。我 从小就是在茶井边上长大的,那时农村没有幼儿园, 这儿就是孩子玩耍的好去处,爬上跑下,钻里钻外, 捉迷藏,玩杂耍,乐不可支。夏天的晚上。奶奶总是 在这儿给我们摇出几蒲扇的故事,但问起茶井的历史 ,她似乎也道不清,只说这是过去舂米的石器,语气 俨然显得高深莫测,诚惶诚恐。每逢过年,爷们儿都 去祠堂祭祀祖宗了,奶奶率领众妻儿姑母在这儿烧香 磕头。1960年,奶奶去世前还趔趄着身子拖着小脚生 离死别地过来抚摸了半天。奶奶去世后,母亲就接替 了向茶井烧香磕头的重任。母亲走后,我大嫂又拿起 了这接力棒。 茶井舂米没见过,推石磨石碾却是我少年时期常 干的营生。老家常年吃煎饼,每三五天就要摊一次。 头天晚上将玉米、大豆什么的泡上,早上天不亮父母 就将我和哥哥提溜起来,我俩一人一头,我依然磕缝 着眼抱着磨棍机械地打转转,哥哥负责向磨眼里添食 料,磨缝里溢泄出来的糊糊瀑布般冰凌状的滴落下来 。那边,母亲早就支起鏊子烧起柴草只欠东风了。相 比家家都必备的石磨来讲,石碾就少得多,一般一条 街差不多有一盘,都处在街心街口的重要位置,也是 大姑娘小媳妇聚集的去处。每年芒种前后收割小麦, 麦子一上场,有个石头家伙就会大显身手,那就是石 碌柱。套上牛驴,麦粒迅速在碌柱碾压下分离而出。 傍晚,借着阵阵清风,一串串彩虹般的簸箕扬场,糠 粒分明,纯洁晶莹的小麦就装进了大仓。 如今一个时代又结束了。随着新村规划,茶井被 搬到中心广场的中心位置,石磨、石碾和碌柱也早已 被电气化挤出历史舞台,它们也被安在广场上一并被 人瞻仰、怀念、祭祀。每逢回家,我也去一一地抚摸 一番。置身其里,冥冥中回到原始的石器时代,石器 的发明运用才使人直立起来,这些茶井、石磨、石碾 和碌柱让直立起来的人又吃饱穿暖,摆脱了贫穷,宛 如衣食父母,理应顶礼膜拜。 在那个年代,男人腰际大都别着一个旱烟袋,烟 袋上吊着一个荷包,荷包里除了有烟末,还有一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