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人如其读(精)
ISBN: 9787101087994
孔海珠记得,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有关图书审 读制度,把旧书分成三六九等。旧书到了新社会,命运和人 的遭遇甚是相似:有的图书可以”一本书发挥几本书的作 用”,有的则要控制在内部供应,还有不少是属于“反动”的 书,只能让少数专家学者批判利用。而更少一部分是稀少的 版本,或封存准备销毁的书,一般是不供应的,只有首长来才 接待,供他们参考。她见过的首长中,胡乔木是来书店最多 的一位。他选书的范围很广,走遍了上海旧书店所有的 书库。 有一次,“胡乔木安静地在看书,我在边上找些事情做, 整理有关周作人的卡片和图书,一边核对版本,一边做着记 录。他也有兴趣看看。我介绍说,这里的品种和版本收集得 比较齐全了,我核对记录后把它们捆扎起来保存,不再分散 了它们。他很赞同地问道:周作人的书你们收集齐了?不容 易。一边翻着《红星佚史》说,这个版本很少,周氏两兄弟合 作译的书,难得……”她对胡乔木淹博的学问和惊人的记忆 力,实在是佩服极了。 她那时或者还不了解,胡乔木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的关系;而在这个决定新中国文艺命运的文件中,周 作人得到了左右其后半生运命的定评一一“像鲁迅批评的梁 实秋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 但是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 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周作人、张资平这批人就 是这样,这叫做汉奸文艺。在我们,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 而是为人民的”。当然,周作人大概也不清楚,他后来能够获 得新政府宽容以译书为生,和胡乔木在毛泽东身旁通融不无 关系,这在胡乔木一九五一年致毛泽东的信中有着证明。那 封信表明,周作人给毛泽东呈送长信,“辩白自己,要求不要 没收他房屋(作为逆产),不当他是汉奸”。而胡乔木相应的 意见是:“他应当彻底认错,像李季一样在报纸上悔过。他的 房屋可另行解决(事实上北京地方法院也并未准备把他赶 走)。他现已在翻译欧洲古典文学,领取稿费为生,以后仍可 在这方面做些工作。”事实上,胡乔木在八十年代初期同严文 井和丁景唐等人的通信与谈话中,也不断表示希望能够尽早 在京沪恢复印行周作人的著作。他甚至说,对待很多“过去 抹煞得厉害一点”的作家,“不能一榜定终身。他们的作品, 主要看在艺术上有没有价值”。 胡乔术去上海淘书,是六三、六四年在杭州疗养期间的 事情,他那时已不再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庐山会议前后,因 为受到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和刘少奇一前一后两次严厉批评, 胡乔木犯了老毛病,患上严重精神衰弱症,头疼得几乎无法 工作。他自感毛泽东的明显思维加快,而他作为秘书简直无 法继续追赶了。 一九六一年八月,他给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打了病休 的报告,很快得到毛泽东体恤有加的回信。毛泽东说:“你须 长期休养,不计时日,以愈为度。曹操诗云:盈缩之期,不独 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此诗宜读。你似以迁地疗养为 宜,随气候转移,从事游山玩水,专看闲书,不看正书,也不管 时事,如此可能好得快些。作一、二、三年休养打算,不要只 做几个月打算。如果急于工作,恐又将复发。”按照新出版的 《胡乔木在毛泽东身边的二十年》说法,对于胡乔木的政治生 涯来说,这封信显然具有标志意义:胡乔木从此之后开始逐 渐远离毛泽东的政治路线,也就是说随后的十多年他基本上 远离了政坛。但这也给了他诗情焕发的机遇:离开北京之 后,不仅访书江南,进入了“游山玩水,专看闲书”的境界,还 趁闲赋就数十首诗词。他前后给毛泽东呈献了四十八首,并 且得到了毛泽东的亲自修改和润色。但这种可以说是胡乔 木借诗兴抒发情怀,延续其政治诉求的活动,终因江青的抗 议而戛然告终——“你的诗词主席费的心血太多,简直是主 席的再创作。以后不许再送诗词给主席,干扰他的工作。”然 而胡乔木始终非常感激毛泽东的鼓励和支持。他说:“经过 他改过的句子和单词,确实像铁被点化成了金,但是整篇仍 然显出自己在诗艺上的幼稚。……毛泽东同志对我的习作 终日把玩推敲,当时因京杭遥隔,我并不知道也没有想象到 他会如此偏爱。” 胡乔木政治上的失意,或可说是他身上书生意气和政治 禀赋的冲突结果;但他的政治意识应该不会和他的诗艺一 样,如他自谦的那样“幼稚”。胡乔木晚年对属下说过,《在延 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他代替毛泽东起草,言谈中还流 露过想把文章收人自己文集的念头。也许江青警告他的那 些话,他早已淡忘了。P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