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文视野下的中外文论研究(精)/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

全球人文视野下的中外文论研究(精)/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
作者: 王宁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38.00
折扣价: 96.60
折扣购买: 全球人文视野下的中外文论研究(精)/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
ISBN: 9787100216630

作者简介

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89年获北京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后获荷兰皇家科学院博士后基金前往乌德勒支大学从事研究。1991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至2000年任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兼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兼创始导师。200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为该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和创始导师。2010年当选为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2012年入选教育部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外,还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组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会评专家等。学术兼职包括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任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性理论、后现代主义、全球化与文化问题、世界文学、翻译学等,除出版三部英文专著和二十多部中文专著以及450余篇中文论文外,还在四十多种国际权威刊物或文集发表英文论文150余篇,收录SSCI或A&HCI数据库论文110多篇,部分论文被译成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俄文、日文、韩文、塞尔维亚文、法文、阿拉伯文等,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内容简介

确实,不管我们从事文学研究还是文化研究,我们都离不开语言的中介。但是在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过程中,翻译所起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文化上、政治上和实用主义的目标上,而非仅仅是语言和形式的层面上。因此中国现代语境下翻译所承担的政治和文化重负大大多于文学本身的任务。毫无疑问,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尤其体现于对世界语言体系的重新绘图。在这方面,英语和汉语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语言,最为受益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众所周知,由于美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大和大英帝国长久以来形成的殖民传统,英语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所处的强势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它在全世界诸种主要语言序列中仍名列第一。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全球化给汉语这一仅次于英语的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带来何种后果呢?我们已经注意到,汉语也经历了一种运动:从一种民族/国别语言(主要为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所用)变成一种区域性语言(同时也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人所用),最终成为一种主要的世界性语言(甚至在北美和欧洲的华人社区广为人们所用)。汉语目前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推广无疑改变了既定的世界文化格局和世界语言体系的版图。而中国学者对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同样也消解了带有西方中心主义印记的“单一现代性”的神话,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另类现代性”(alternative modernity or modernities)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导致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以及语言文化的疆界变得愈益模糊,从而为一种新的世界语言体系和世界文学经典的建构铺平了道路。在这方面,中国学者应该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著名人文学者王宁先生集大成之作,建构全球人文视野下的“中国声音” 。作为当前国内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王宁先生四十余年学术探索的自选集和集大成之作,本书以全球化视野下中西文论的维度观照世界文学建构中的“中国声音”。作者试图从一个广阔的跨文化理论阐释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人文思潮下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评价和理论阐释,并结合其在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和变形提出中国文学可与国际同行进行讨论和对话的独特见解,展现了作者立足“大人文”的学术视野从事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治学历程和学术思维嬗变历程。本书材料详实,立论新颖,史论交错,体系庞大且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