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知识精讲(增订本)

古代文化知识精讲(增订本)
作者: 喻旭初、简紫鋆编
出版社: 凤凰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3.00
折扣购买: 古代文化知识精讲(增订本)
ISBN: 9787550636903

作者简介

主编喻旭初,现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南京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江苏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理事。

内容简介

一、 古人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 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称字乃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潜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名、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老残。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正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谬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蒲松龄的书斋名聊斋,被称为聊斋先生;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近代梁启超因斋名饮冰室而被称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因斋名壮飞楼而被称为谭壮飞。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和明代汤显祖都是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故而分别被称为王临川和汤临川。再如近代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人称袁项城。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翁同龢(江苏常熟人)。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治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治今河北赵县)的望族。 【称官名】《三国志》言“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全祖望《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林觉民《与妻书》:“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掌握古代文化常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