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战国(谷园讲通鉴)

这才是战国(谷园讲通鉴)
作者: 谷园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35
折扣购买: 这才是战国(谷园讲通鉴)
ISBN: 9787545523089

作者简介

谷园,“中国式励志”理念的开创者,致力于传统经典现代化的传承工作,把四书五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韩非子》、《史记》《资治通鉴》等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经史著作,全部梳理解读为接地气的适合大众阅读的中国式励志书。目前已出版《吃透曾国藩》《人生四书》《简易经》。 谷园先生是资深互联网专家,十多年前即创办运营模具网、国画网等大型网站,现供职于某市委机关,对民营经济和机关文化都有深切体验和研究。 另外,谷园先生的书法造诣深厚,习书二十余年,主攻黄山谷,作品多次入选各级展览。

内容简介

第1回脚踏实地:跟司马光学做人 李斯怎么办呢?他怎样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呢?他分两步走:先是学习,拜苟子为师,努力提高 自己的学识;然后上到更高的平台上,继续学习,等 待机会,等机会一到,他有能力抓住,就成功了。 我也可以这样。为了生计而努力的同时,坚持学 习;而互联网就是一个更高的平台,我把书和节目搬 上了互联网,在这个平台上继续努力。 我真诚地感谢黄骅电视台节目组,感谢华夏盛轩 编辑团队,感谢爱奇艺和蜻蜓FM的朋友,感谢黄骅市 委领导,感谢张洪瑞、关士杰、王英明、曹胜高等前 辈,谢谢你们的支持与包容。 最后,再打两句小广告吧。 一是,宣传我的国学励志理念的: 激励精神、广求智慧,让国学经典接地气。 二是,宣传《谷园讲通鉴》的: 最牛的人、最酷的事儿、最经典的智慧、最极致 的精神,上下千年、生死兴衰,尽在谷园讲通鉴。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历史。 谷园 我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整理的《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里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后面都会讲 到。不过最有名的,还是它的作者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我上小学时就有这么一篇课文,好像还是要求背诵 的。另外,有一年的春晚,赵丽蓉和侯耀文演的一个 小品里,赵丽蓉教他小孙子:孩子啊,听话,奶奶给 你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司马光砸光”……结果 一下子,司马光就火了。由此可见,电视传播或者视 频传播等现代的传播手段威力之大。可惜的是,赵丽 蓉和侯耀文这两位笑星、表演艺术家都已仙逝,偶尔 看到那个小品的重播,总让人感慨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这也是我读《资治通鉴》时经常会有的一个感受, 它里面有太多的生生死死,充满悲剧意味。 司马光出生于公元1019年,当时他的父亲正在光 山县这个地方做县令,于是给他起名叫司马光。他后 来中了进士,做了官,并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 学家和史学家。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中国文化的巅 峰时代、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欧阳修、王安石、苏 东坡、程颢、程颐、邵康节、黄庭坚等很多著名的文 化人物,都生活于那个时期,而且几乎都在同一个圈 子里交往,彼此都有交集。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时期 ,有这样强的一个文化阵容。 司马光首先是一代名臣,他的谥号是“文正”。 这跟曾国藩的谥号是一样的,曾国藩被称为曾文正公 。范仲淹的谥号也是“文正”,范文正。凡是有这个 谥号的,差不多都是顶级的名臣。 谥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文正?古人为什么重 视谥号?这些在《资治通鉴》里都有提及,以后会讲 到。 名臣当然会有了不起的政绩,不过,真正让司马 光名垂青史的还是这部《资治通鉴》,正所谓“文章 千古好,仕途一时荣”。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 十九年,天天写,每天要写一丈长的手卷,赶上哪天 有事,没写够,第二天就得补齐。为了投入更多的时 间,就得少睡觉;为了少睡觉,据说他给自己设计了 一个“警枕”,那个枕头就像个圆木头,睡觉时一翻 身,脑袋就从上面滑落,就惊醒了,然后接着写。最 终他写了三百多万字,从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 一直写到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即宋朝以前,一 共1362年的历史。这三百多万字,对今天那些写网络 小说的人来说可能也不算什么,据说有的写手一天写 一万字,一年就能写三百万字。可是,文字与文字的 质量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经典中的一句顶你一万句, 这样讲,是不为过的。 而且,司马光的手稿肯定不止三百万字,还要多 得多。与他同时期的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在一篇 笔记中记载,他曾经见过这些手稿,没有一字潦草, 全部都是工笔正楷! 公元1084年,65岁的司马光终于完成全书,进献 给宋神宗,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这个书名是 什么意思呢?资,是帮助的意思;治,是治人、治事 、治国平天下;通,是全部、整个的意思,比如“中 国通史”就是全部的中国史,而不是一部分;鉴,是 镜子,引申为可以使人警惕或作为教训的事情,说白 了就是案例。连起来即为,帮助领导者从事治理活动 的案例全集。关于治国的所有问题,在这部书里都能 找到对应的案例以供参照和借鉴。简单讲,它就是一 部管理宝典。 司马光在进献这本书时,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 回顾了他编写这本书的意图和历程,最后写道: 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 ,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 ——《资治通鉴》 意思是,老臣我如今骨瘦如柴,老眼昏花,牙齿 都快掉没了,什么事情转身就忘,整个人的精气神都 被这部书给耗干了。 这篇奏折附在中华书局版的《资治通鉴》的最后 。我第一次读完全书,读到这里时,眼泪差点掉下来 ,这就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啊! 而接下来,他以这样的身体,又坚持做了两年宰 相,将此前王安石变法留下的烂摊子拨乱反正,把国 家拉回正轨,两年后他就去世了。 他曾让好朋友易学宗师邵雍评价一下自己是个怎 样的人,邵答: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君实是司马光的字。 你就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这个评价印在我的脑子里,主导了我的人生观, 我也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不玩虚的,埋头实干, 老实做人!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