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西山文脉

非遗传承/西山文脉
作者: 编者:杨金凤|责编:董维东|总主编:张宝秀//张景秋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5.50
折扣购买: 非遗传承/西山文脉
ISBN: 978720015249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 分明显的地域性,所在区域 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 、民族组成、社会发展等因 素,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 性形成和彰显的成因。繁华 京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 式与居住于山川、河流地域 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有很 多不同。在自然环境上,西 山地域较之都城更为艰苦和 险峻,如永定河河水的泛滥 对该地域居住者所造成的生 存险象,崇山峻岭造成交通 上的不便、与外界信息交流 的闭塞等,都是形成西山地 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质 的因素。 在民间文学上,永定河 两岸治水的传说很丰富,涉 及皇帝、大臣、平民、仙人 、吉兽等,而都城内则主要 为刘伯温、高亮赶水、二闸 河等一些传说,在治水的传 说和民间故事方面,西山一 带比京城内更为丰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西山地域的诸多非物质文化 遗产正是在“靠”中创造并繁 衍、发展,以满足人类“吃” 的生存需求和人类进步的精 神需求。 (一)生产技艺 在连绵的北京西山中, 居住着一辈辈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技艺传承者,他们守护 、利用着山中瑰宝,以满足 自我需求,也提供给他人生 活、生产所需。山内藏有多 种矿物质、煤炭等人类可利 用之物,于是形成了各种与 山地相关的技艺,如山石的 开采技艺;将开采后的各类 山石进行加工,便有了加工 技艺、雕刻技艺。而雕刻技 艺中所涉及的纹饰、文学、 历史等内容,蕴含了更加丰 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 开采的山石进行运输,便有 了巨大的石料从深山中运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