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剧评(莱辛注疏集)(精)/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汉堡剧评(莱辛注疏集)(精)/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作者: (德)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总主编:刘小枫|译者:张黎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9.20
折扣购买: 汉堡剧评(莱辛注疏集)(精)/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ISBN: 978750808924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根据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解释来看,高乃依的《波 利厄克特》②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尽管摹仿他的人越 来越多,他那出号称基督教悲剧的戏,毫无疑问仍然 不是十全十美的。我所指的是在一出戏里基督徒单单 是作为基督徒而引起我们的兴趣。但是,像这样一部 作品是可能的吗?真正基督徒的性格不是太没有戏剧 性了吗?他的默默的冷静,不变的温柔,是他的最主 要的特征,这些不是跟借助激情来净化激情的悲剧的 全部任务互相冲突吗?他期待此生的幸福得到满足, 不是违背不谋私利的品质吗?我们希望看见在舞台上 发生和完成的一切伟大而善良的行动都是不谋私利的 。 包括一部天才作家(人们只能从经验中向他们学 习)的作品在内,须克服多少困难才能雄辩地驳倒这 些疑虑呀!因此我的忠告是:对迄今所创作的一切基 督教悲剧,来个不演为佳。这一忠告是从艺术的需要 引出来的,它只能为我们带来极平庸的作品。这一忠 告之所以一无是处。是因为它有利于感情脆弱的人, 我真不晓得,当他们在舞台上听到理应在—个神圣的 场所听到的思想时,将会怎样毛发悚然。不管是什么 人,戏剧都不应该触怒他,我希望戏剧能够而且愿意 防止一切可能产生的腽怒。 克洛奈格的剧本他自己只写到接近第四幕的结尾 ,其余是由维也纳的“一支笔”①续写的。我之所以 称他为“一支笔”,是因为在其中不太能看得出一个 有头脑的人的劳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续者给予故 事的结尾,都与克洛奈格本来的想法大不相同。死亡 是解决一切纠纷的最好办法,因此续者给奥琳特与索 弗洛尼亚二人都安排了死的结局。在塔索的作品里, 他们二人都避免了死亡,这是因为克洛琳黛以无私的 高尚行为成全了他们。克洛奈格则让克洛琳黛陷入情 网,自然这就很难预料,倘若不是借助死亡,他将用 什么方法把两个情敌拆开。在另一出远不像样子的悲 剧里,主要人物当中的一个人竟突然死去,一个观众 询问他邻座上的人:“可是,她是怎么死的?”邻座 上的人回答道:“怎么死的?死于第五幕呗。”的确 ,第五幕是一种非常可恶的害死人的瘟疫,②尽管前 四幕答应让他长命百岁。 我不想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评论。作品是平庸的 ,演出是出色的。关于表面的华丽,我不想评论,因 为我们的戏剧做这样的改善是需要花钱的。改善戏剧 需要技巧的帮助,这些技巧在我国像在别的国家一样 ,是完美无缺的,不过艺术家也希望像在别的国家一 样,得到同样的报酬。 在一出戏的演出中,四五个人物里有几个表演得 很出色,其余几个表演得也好,人们就应该满意。倘 若有谁因为看到担任配角的是一个初次登台的或者甚 至是一个应急的角色,觉得受了很大侮辱,因而对整 个演出嗤之以鼻,就请他去乌托邦之国旅行一番,去 那里看看完美的剧院,那里的修剪灯花的人大概都能 与加里克①相媲美呢。 艾克霍夫②先生扮演埃凡德。埃凡德虽是奥琳特 的父亲,但他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配角③。艾克霍夫 能扮演任何一个他愿意扮演的角色,在他扮演最微不 足道的角色时,人们仍能看出他是第一流的演员,并 且总是因为不能同时看到他扮演其余一切角色而感到 遗憾。他的特殊才能,在于他懂得以端庄的风度和深 沉的感情,来表达像道德说教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格言 ④这类蹩脚作家的沉闷台词,陈词滥调在他嘴里也能 表现出新意和尊严,最冷淡的台词在他嘴里也能获得 热情和生命。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