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语文丛书

史记故事/语文丛书
作者: (西汉)司马迁|主编:汲庆海
出版社: 朝华
原售价: 14.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史记故事/语文丛书
ISBN: 978750542745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帝尧,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如太阳般和煦;远望他,如云彩 般绚丽。他富有而不骄纵,显贵而不惰慢。他在位期间,弘扬顺从的美德, 敦亲睦族;督责百官,政绩卓著;亲和团结了天下诸侯。 随着年事渐长,尧为传承王位的事忧虑。尧说:“啊,四岳①,我在位 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人回答说:“我们 德行鄙陋,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么,就在亲族当中、官吏当中、平 民以及隐者当中,广泛地推荐德行好的人选吧。”四人同声向尧推荐说:“ 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虞舜。”尧说:“对,我听说过他。他这个人 到底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凶暴愚昧,母 亲顽固愚蠢,弟弟傲慢无礼,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 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那我就来试一试他吧。” 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想从他对待两个女儿的态度上观察他的德行 。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虞舜 治家有方,就让他任司徒①之职。虞舜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 、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而人民也都遵从不违。尧又让他担任各种公职,各 种公事都处理得井然有序;让他接待四方来的宾客,主宾之间处处和睦,从 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恭敬敬。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 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 经过这样的试炼,尧认为舜无事不通,且很有德行,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而且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能把天下传给他,因此才试着让给舜 。把天下传给舜,天下人就可以得到好处而只有丹朱一人痛苦;传给丹朱, 则天下人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尧说:“我总不能使全天下人受害 而只让一人得利。”于是他把舜叫来说道:“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 话就能做到。现在你可以登临天子之位了。”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 不愿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②庙接受了尧的禅让,尧让舜代行天子 之政,并让其到四方巡视以查民意,此时舜五十岁。 舜代行政务八年后,尧逝世了。百姓悲伤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 。三年之内,四方各地没有人奏乐,为的是悼念帝尧。三年服丧完毕;舜把 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诸侯前来朝觐的不到丹朱那里去却 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 来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呀!”后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 舜帝。 舜老后,又用同样的方式把王位传给了德才兼备的禹。此后禹将自己的 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品误。启不 尧舜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帝尧老了以后,接受诸侯们的推荐,决定将虞 舜定为王位继承人。虞舜顺利地通过了各项考验,并最终接受了帝尧的禅让 ,舜老后,又用同样的方式把王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像这种把王位传给 贤能的人,而不是传给自己子孙的传位方式,被称作“禅让”。 在故事中,帝尧和虞舜的仁德、智慧卓越不凡,他们在选择接班人的时 候,能够站在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选择德才兼备的人,这种心、选贤任能 的做法,实在是难能可贵。 虞舜在接受考验的过程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急功近利,不贪图 权位,这些美德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名师链接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的“帝王”。“三皇”为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 ,五帝为少昊、颛顼、帝喾、尧帝(唐尧)、舜帝(虞舜)。他们都是部落首领 ,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 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 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 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P1-5 帝尧在位的时候,长闹水灾,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 了丘陵,百姓忧心忡忡。在这时候,尧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大臣们和四岳 都说鲧可以。尧说:“鲧为人,好违抗命令,毁败同族,用不得。”四岳都 说:“在我们同辈之中,说到治水,没有谁比他更强,希望您让他去试试。 ”于是尧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鲧来治理洪水。九年时间过去了,洪水仍 然泛滥不息,治水没有取得成效。这时帝尧寻找有才干的人继承帝位,找到 了舜。舜被举用,代行天子政务,巡视各方情况。沿途看到鲧治理洪水没有 任何成绩,就把他流放到羽山,结果鲧就死在那里。天下人都认为舜对鲧的 惩罚是正确的’。舜又举用了鲧的儿子禹,让他来继续他父亲未竟的事业。 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庶民分 别治理九州的土地。他登上高山,树立木桩作标志,测量高山的走向,以解 决大川的流向问题。禹感伤于父亲鲧治水无功以致受到惩罚,就不顾劳累, 苦苦地思索,在外面过了十三年。在这段时间内,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不 敢进去看一看。他平时在衣食方面都非常简单而不讲究,可是对于祭祀祖先 神明,却能尽力使祭品丰厚洁净。禹的居室简陋,把资财用于治理河川。他 在地上行走乘车,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木橇,在山路上行走 就穿上带铁齿的鞋。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装载着测四时 定方向的仪器,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 山。禹先从冀州开始治理,依次是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 梁州、雍州。各州治理完毕以后,就开始治理九山,其次治理九川。所有的 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 这样,百姓就可以耕作了。禹让益给民众分发稻种,种植在低洼潮湿的 土地上。又让后稷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 调济给缺粮地区,以便使各诸侯国都能有粮食吃。禹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 地的物产情况,规定了应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并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 以便弄清诸侯朝贡时交通是否方便。同时,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 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 觐了。舜帝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 告治水成功。天下从此太平安定。 后来,由于禹功德巨大,舜帝把禹推荐给上天,让他作为帝位的继承人 。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服丧三年完毕,禹为了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 ,躲避到阳城。但天下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来朝拜禹。禹这才继承了天子 之位,南面而坐,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