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大学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10.09
折扣购买: 懂爱的女人最幸福/婚姻与家庭系列
ISBN: 9787562464488
罗西: 两性情感、流行文化专栏作家,心灵牧师,博客名流,电台午夜节目嘉宾主持,在《希望》《新青年》《好主妇》《辽宁青年》《交际与口才》《爱情婚姻家庭》《新民晚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开设过专栏,包括“罗西说法”“罗西姜丰二重唱”等,是闷前中国开设专栏最多的作家。《家庭》与《读者》的签约作者。出版个人专集《赶紧幸福》《爱情半边脸》《男人足没有进化好的女人》《不是美人也可以用美人计》《情感心理拉链》《爱江山也爱美人》《心灵鸡汤——青春密码》《苹果的诱惑》等20多部。
给爱穿一件睡衣 我很欣赏作家红尘女士与他爱人“亲密有间”的婚姻模式,甚至他们 “睡觉”都别具一格。她与深爱的先生,各有一间卧室,分别在门上写着 “中文系”与“美术系”,仿佛咫尺天涯,却带着恋爱时的气息。而我家 里的保姆则喜欢把自己吃不完的饭菜逼迫她可怜的丈夫吃掉,她觉得这样 才有“但求同日死”的亲热。她还喜欢用丈夫的牙刷,因为“亲切啊”, 总之她恨不得与丈夫共穿一条裤子……每次看她丈夫皱着眉头吃掉太太的 残羹,我都无限同情。 当今,越来越多有识女人希望婚恋里拥有独立、自主、平等的角色, 比如实行婚姻AA制,彼此留有适当的物理的、心理的空间,这是一种聪明 而浪漫的选择。亲密是有“间”的,这个“间”就是有自己的主张、隐私 、交际圈、抽屉、钱包,甚至自己的被子…… 在婚姻里寻求独立自我,起码有两大好处,不压抑个性,有利情感保 鲜。 再相爱的人,也要有自我空间,所谓心有灵犀,并不是两人只剩一心 ,那“心”一定最后会累死。也许你会说,爱就要奋不顾身地把自我交出 去,可是这样的你,会自在吗? 听过这样的一段经典对白:男的问,“今天晚上咱们吃什么?”女的 回答,“随便。”“那吃火锅吧。”“不行,吃火锅脸上要长痘痘。”“ 要不咱们吃川菜?”“昨天刚吃的川菜,今天又吃……”男的再次开拓思 路:“那咱吃海鲜去?”女的继续抬杠:“海鲜不好,吃了拉肚子。”男 的山穷水尽地问:“那你说吃什么?”女的最后的答案仍然是:“随便。 ” 生活里,几乎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夫妻对话镜头,好像女的很听从男 的,动不动“随便”,其实骨子眼儿里一样有“独立”的叛骨,这种不自 觉的“自我独立”需求,很多时候连女性自己都没有觉察到,而是用一种 很扭曲的让男人头疼而不是心疼的方式表现出来。 文明社会,自由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婚姻本身。爱,包括付出与索取 ,但是不要有太多控制欲、占有欲,更不能以约束对方为天职。有时女人 貌似低姿态的彻底“委身”,其实是要变相控制对方的开始。只有彼此有 足够的信任,把家庭关系简单化,才可以有更健康的相处之道,给自己自 由,也给对方自在,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婚姻,更渴望这样民主的相处模式 。每个人都有他独立的人格,请不要妄想与相爱的人进入婚姻之后,完全 磨灭对方的一切兴趣、爱好、思想等,那样的话,只会令两个人精神崩溃 ,乃至窒息。 在男女不平等年代,依附如缠绵,似乎有种“病态之美”;但是,在 个性张扬、男女平等的“她时代”,独立与自由就是美,男人欣赏这样的 女性美。在“同情”与“欣赏”之间,我相信现代女性更愿意被自己爱人 欣赏,而不是当作包袱来背。旧时的婚姻,女性把自我彻底“交公(老公 )”,是为了攀附,为了寻找保障;现在她们个体独立了,于是她们要的 婚姻,不再是自我牺牲与妥协,所以她们要给婚姻以自由。新女性要向麦 当娜学习,要“自我”,把个性之美张扬得淋漓尽致;也向法国女权运动 的代表人物波伏娃学习“独立”,特别是认识到精神自由的宝贵,努力脱 离对先生的感情依附…… 这是一个强调个性自由的年代,人是不同的,所以相爱,所以有吸引 力。如果两者合一,那还有什么爱的张力与活力?适当的如“心跳的距离 ”,不仅可以保留各自的世界,更有利情感保鲜。距离产生美,也诱发魅 力磁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