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典导读系列·许地山作品精读

大家经典导读系列·许地山作品精读
作者: 谢冕 主编 谢玺璋 副主编 许地山 著
出版社: 读者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大家经典导读系列·许地山作品精读
ISBN: 9787552707328

作者简介

【主编/副主编简介】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解玺璋,曾任同心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批评奖,有《喧嚣与寂寞》《中国妇女向后转》《雅俗》《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张恨水卷》《梁启超传》等专著问世。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落花生,出生于中国台湾,毕业于燕京大学,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是二十世纪中国在大学开设梵文课的华人第一人和当代华人研究印度学的先行者。

内容简介

梨花 《梨花》是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姊妹两人细雨之中在园里欣赏梨花的情景。姊姊爱怜梨花,妹妹却调皮可爱地摇落梨花,那片片飘落的梨花营造出一种纯洁、浪漫的美好画面。全文不仅营造出意境美,而且在平淡的赏花中让人感受到趣味,触摸到真情,如姊姊的几分怒气、老妈子的唠叨,这样的文字充满着生活气息、人间真情。文章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交代了飘落的花瓣去向,“落、印、黏、带、浮、衔”这些动词错落有致,准确形象,值得读者认真地体会、玩味。最后一句“那多情的燕子不屑把鞋印上的残瓣和软泥一同衔在口中,到梁间去,构成他们的香巢”,描绘了多情、勤劳的燕子往来于地面与梁间,为哺育后代构筑巢儿的忙碌景象。这巢儿因有了梨花的清香便成了燕子们爱的“香巢”,让人眼前浮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 她们还在园里玩,也不理会细雨丝丝穿入她们的罗衣。池边梨花的颜色被雨洗得更白净了。但朵朵都懒懒地垂着。 姊姊说:“你看,花儿都倦得要睡了!” “待我来摇醒它们。” 姊姊不及发言,妹妹的手早已抓住树枝摇了几下。花瓣和水珠纷纷地落下来,铺得银片满地,煞是好玩。 妹妹说:“好玩啊,花瓣一离开树枝,就活动起来了!” “活动什么?你看,花儿的泪都滴在我身上呐。”姊姊说这话时,带着几分怒气,推了妹妹一下。她接着说:“我不和你玩了;你自己在这里吧。” 妹妹见姊姊走了,直站在树下出神。停了半晌,老妈子走来,牵着她,一面走着,说:“你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在阴雨天,每日要换几次衣服,叫人到哪里找太阳给你晒去呢?” 落下来的花瓣,有些被她们的鞋印入泥中;有些黏在妹妹身上,被她带走;有些浮在池面,被鱼儿衔入水里。那多情的燕子不屑把鞋印上的残瓣和软泥一同衔在口中,到梁间去,构成他们的香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挂在枝头的积雪,在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仿佛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一扫边塞的奇寒荒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院子里,梨花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条轻拂,飞絮萦回,北宋诗人晏殊借梨花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清幽、情致缠绵的意境。本文通过梨花写出了姊妹两人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你眼中的梨花是什么样子的?你要借梨花表达什么情思?读完这篇文章,请动笔抒写你眼中、心中的梨花吧! 爱的痛苦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重要作家,他是“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代表作家之一,集聚儒、道家、佛家,基督教文化以及现实主义文化等多重文化于一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他的创作中,弥漫着一种“生本不乐”的悲伤情绪,这源于他浑厚的宗教文化情结和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然而许地山书写苦难,却未陷入苦难,他以平民主义和现实主义特色,直面现实,怀抱信仰,追求理想,成就了独特的生命哲学和文学风格。在许地山的笔下,一切平凡人生的爱,由于种种原因的阻碍都是悲大于喜、苦大于乐。 在绿荫月影底下,朗日和风之中,或急雨飘雪的时候,牛先生必要说他的真言,“啊,拉夫斯偏!”他在三百六十日中,少有不说这话的时候。 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不识不知的蜻蜓还在庭园间遨游着。爱诵真言的牛先生闷坐在屋里,从西窗望见隔院的女友田和正抱着小弟弟玩。 姊姊把孩子的手臂咬得吃紧,擘他的两颊,摇他的身体,又掌他的小腿。孩子急得哭了。姊姊才忙忙地拥抱住他,推着笑说:“乖乖,乖乖,好孩子,好弟弟,不要哭。我疼爱你,我疼爱你!不要哭。”不一会孩子的哭声果然停了。可是弟弟刚现出笑容,姊姊又该咬他、擘他、摇他、掌他。 檐前的雨好像珠帘,把牛先生眼中的对象隔住。但方才那种印象,却萦回在他眼中。他把窗户关上,自己一人在屋里踱来踱去。最后,他点点头,笑了一声,“哈,哈!这也是拉夫斯偏!” 他走近书桌子,坐下,提起笔来,像要写什么似的。想了半天,才写上一句七言诗。他念了几遍,就摇头,自己说:“不好,不好。我不会作诗,还是随便记些起来好。” 牛先生将那句诗涂掉以后,就把他的日记拿出来写。那天他要记的事情格外多,日记里应用的空格,他在午饭后,早已填满了。他裁了张纸,写着: 黄昏,大雨。田在西院弄她的弟弟,动起我一个感想;就是:人都喜欢见他们所爱者的愁苦;要想方法教所爱者难受。所爱者越难受,爱者越喜欢,越加爱。 一切被爱的男子,在他们的女人当中,直如小弟弟在田的膝上一样。他们也是被爱者玩弄的。 女人的爱最难给,最容易收回去。当她把爱收回去的时候,未必不是一种游戏的冲动;可是苦了别人。 唉,爱玩弄人的女人,你何苦来这一下!愚男子,你的苦恼,又活该呢? 牛先生写完,复看一遍,又把后面那几句涂去,说:“写得太过了,太过了!”他把那张纸附贴在日记上,正要起身,老妈子把哭着的孩子抱出来,一面说:“姊姊不好,爱欺负人。不要哭,咱们找牛先生去。” “姊姊打我!”这是孩子所能对牛先生说的话。 牛先生装作可怜的声音,忧郁的容貌,回答说:“是吗?姊姊打你吗?来,我看看打到哪步田地?” 孩子受他的抚慰,也就忘了痛苦,安静过来了。现在吵闹的,只剩下外间急雨的声音。 “人都喜欢见他们所爱者的愁苦;要想方法教所爱者难受。所爱者越难受,爱者越喜欢,越加爱。”多么深刻的人生体会。痛并快乐着,你有过类似的生活感悟吗?生命中有什么人,或经历了什么事情才让你有这种生活感悟的?不妨在阅读作家的这篇文章时,移情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也许你会收获阅读的快乐。 春的林野 这篇写景记事散文构思新颖奇特,语言清新朴实,通过对春天林野景色的描绘和对孩子们欢乐游戏的速写,表现了美好春光给人们带来的欢愉和希望。文章先写春天的太阳、云、花草和欢叫的鸟儿,表现林野的春色。许地山用了几乎过半的篇幅来描绘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接着通过孩子们跟阿桐打赌,逗邕邕动手的情节描写,表现孩子们的快乐和作者在春天的遐想。最后,赞美春天的美好。读完文章,美好的画面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多么希望这一切美好永驻人间。 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漏得迟。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教地面的花草在它的荫下避避光的威吓。 岩下的荫处和山溪的旁边满长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 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林下一班孩子正在那里捡桃花的落瓣。他们捡着,清儿忽嚷起来,道:“啊,邕邕来了!”众孩子住了手,都向桃林的尽头盼望。果然邕邕也在那里摘草花。 清儿道:“我们今天可要试试阿桐的本领了。若是他能办得到,我们都把花瓣穿成一串璎珞围在他身上,封他为大哥如何?” 众人都答应了。 阿桐走到邕邕面前道:“我们正等着你来呢!” 阿桐的左手盘在邕邕的脖上,一面走一面说:“今天他们要替你办嫁妆,教你做我的妻子。你能做我的妻子吗?” 邕邕狠视了阿桐一下,回头用手推开他,不许他的手再搭在自己脖上。孩子们都笑得支持不住了。 众孩子嚷道:“我们见过邕邕用手推人了!阿桐赢了!” 邕邕从来不会拒绝人,阿桐怎能知道一说那话,就能使她动手呢?是春光的荡漾,把他这种心思泛出来呢?或者,天地之心样呢? 你且看:漫游的薄云还是从这峰飞过那峰。 你且听:云雀和金莺的歌声还布满了空中和林中。在这万山环抱的桃林中,除那班爱闹的孩子以外,万物把春光领略得心眼都迷了。 春天,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都是鸟语花香、生机勃勃。蓝天下、花海间,“一班孩子正在那里捡桃花的落瓣”,这是孩子们的惜春。读到这儿,你是否会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葬花”?这是黛玉的惜春。当你徜徉于大好春光中,你有捡花瓣的经历吗?你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对世间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纵即逝的感慨吗?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你生命中的春天是什么时刻?不妨也学许地山先生用清新自然的文笔写一写。 ?名家精选百年经典。著名作家、汉语言学家谢冕先生担任主编;著名评论家解玺璋担任副主编。 ?名师精讲走近大师,拓展知识深化理解。 ?导读”环节,深度解析文学大家写作风格,赏析文学价值。 ?“读与思”环节,引导孩子及时反馈阅读体验,延伸思维,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生平简介”和“年表”,全方位深入了解文学大家,拓展知识。 ?四色印刷、近百幅传世名画插入文内,增进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