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40.70
折扣购买: 细说明朝(黎东方讲史)(精)
ISBN: 9787208157972
二 从朱元璋当和尚说起 创造明朝的,是朱元璋,朱元璋最初“反元”,毫无 自创朝代的雄心,只是迫于环境而不得不投身于一个“反 元复宋”的武装团体而已。 他是贫农家庭的“安分守己”的子弟。在他十七岁的 一年,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旱灾、蝗虫与瘟疫 ,先后降临到他的家乡,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父亲朱 世珍,母亲陈氏,大哥朱兴隆,在几天以内相继去世。家 里的现款极少,买不起三口棺材,更买不起坟地。幸亏有 邻居刘家心好,准他和二哥朱兴盛,把父母大哥三人的尸 首,用旧衣服裹了,埋在刘家坟地的一个角落。 大哥二哥均已结了婚。大哥留下了一个寡妇,两个孤 儿,二哥自己又有一个妻、一个儿子,需要吃。三哥朱兴 祖呢,虽则出赘别家,不再是二哥的负担,但也没有力量 帮二哥的忙。 他自己当时的名字,叫做朱兴宗,读过几个月书,略 微认得一些字,也做过几年活(农田工作),不文不武;年 纪轻,力气小,找工作不容易。一家八口,全仗二哥撑持 ,二哥实际上也是失业在家。朱家的几亩田地,荒了;附 近家家的田地都是荒了的。谁还需要佃户?更有谁需要长 工? 他帮助二哥苦撑。向亲戚朋友借贷,借贷得没有几时 ,那些能有一点财力施借的人,渐渐地都离开了太平乡, 离开了钟离县,离开了濠州,远走高飞,去别处“逃荒” 了。于是他和二哥便只得剥树皮,掘草根,挨一天算一天 。 就这样,从(阴历)四月挨到九月。九月里,他进了皇 觉寺,受戒,当和尚。 寺里有粥。寺的主持人(住持)高彬法师,在十年八年 以前受过朱家的一笔施舍,也收过他,朱兴宗,当了一个 “记名徒弟”。他于毫无办法之中,想出这个“旧事重提 ”的办法,进了寺,正式受戒。在他以为,这应该是“一 劳永逸”的归宿了。 他不曾料到,寺里的米只够煮一个多月的粥。寺里的 和尚也正如其他的“较有办法”的饥民一样,纷纷逃荒, 各奔前程。最后,只剩下他一人。他也只得托了钵子,追 步师父与师兄们的后尘。 从此朱兴宗(元璋)作了一个“游方”的小和尚。在实 际上,他只是身披袈裟的小叫花子。 他当游方和尚,当了差不多四年,在至正八年回到家 乡的皇觉寺。这四年,他走过不少地方:向南,到合肥; 转而向西,进河南,到固始、光州(潢川)、息州(息县)、 罗山、信阳;又转而向北,到汝州(临汝)、陈州(太康); 最后,转而向东,到鹿邑、毫州(毫县)、颍州(阜阳)—— 回钟离皇觉寺。 三 加入了反元复宋的队伍 朱元璋兜了这么一个大圈子,总算不曾饿死,而且增 加了不少见识,交了不少朋友,也参加了一个秘密的革命 团体。 这个革命团体的真正名称是什么,今已难考。在外表 上,它只是半公开的一种宗教,有时候被称为“明教”, 有时候被称为“白莲教”,有时候被称为“弥勒教”。它 的主要的口号是:“弥勒佛下凡转世,作人间的‘明王” ’。它的主要的戒律与活动,是烧香、点灯、吃素、做礼 拜。 “明教”的本身,最初叫做“摩尼教”,是公元三世 纪一个波斯人摩尼(Mani),为了想综合波斯拜火教、印度 佛教与犹太罗马的基督教,而创立的薪宗教。摩尼主张: 点灯点到天亮,帮光明战胜黑暗;吃素,不吃荤,而所谓 荤并非牛肉羊肉,而是大葱;做礼拜,在每一个“密日”( 礼拜天)的夜间,秘密聚会一次。这“摩尼教”在唐朝时候 传人中国与回鹘。到了宋朝,它的教徒曾经在徽宗年间造 反。 自莲教倒是中国人自己所创的一个佛教支派,与崇拜 “阿弥陀佛”的净土宗不无渊源,却演变为民间的秘密结 社,每每在“民不聊生”的乱世,揭竿而起。(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