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6.30
折扣购买: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1962年1月11日-2月7日)
ISBN: 9787515304878
质疑1959年庐山会议? 刘少奇的书面报告谈到庐山会议时说: 1959年7、8月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本来是为 了继续郑州会议所已经开始的工作,克服当时在实 际工作中仍未消除的“左”的倾向,会议的这个方 向是完全正确的及时的。会议进行了十多天,已经 有了初步的结果。但是在会议中问突然出现了以彭 德怀同志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进攻,使 会议不能不转而打退这种进攻。庐山会议反对右倾 机会主义的进攻,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把当时反对 实际工作中“左”的错误的斗争完全丢开,则是不 正确的。在这次会议后,又不适当地把反右的斗争 一直传达到支部,在人民群众中掀起了反对右倾的 浪潮,在许多地区使反右倾斗争扩大化,使实际工 作中的“左”的错误大大滋长起来,而且在党内一 时造成了是非不明、党内生活不正常的情况。 很明确,报告对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所持的态 度是:完全必要的,但把纠“左”的工作完全丢开 ,则是不正确的,会后把反右的斗争传达到县以下 是不适当的。 在这个问题上,七千人大会也有不少议论,有 些意见还相当尖锐,超出了报告的尺度。比如东北 的同志说:庐山会议以后,因为当时实际工作中主 要倾向是“左”,所以不仅在县以下不应该反右, 就是在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中也不应该反右,而应 该反“左”。这种认识显然是超出了报告认识的范 畴。 许多人认为:这几年来所犯错误,应该划分为 两段,即庐山会议反右倾之前和以后。之前可以说 是由于建设经验不足,之后则不能说是经验不足, 而主要源于党内民主生活和干部精神状态不正常。 庐山会议前,任务虽重,压力也大,但大家干得很 起劲。但庐山会议反右倾以后,情况大为改变,干 群心情沉重,昧着良心看领导眼色说假话,见风使 舵,一味摸上级的底,而不是按党的政策办事。 煤炭部说:对这几年煤炭生产方面的估价,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58年8月到1959年上半年,生 产迅速增长,虽然也过了头,可以说成绩伟大,缺 点不多;从1959年9月到1960年底,生产能力遭受严 重的破坏,产量下降,因而这段工作是“得不偿失 ”的;去年一年做了很多调整工作,很有成绩,但 是也走了一些弯路。言外之意,庐山会议所产生的 负面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福建有人说:1958年刮“共产风”,是刮了农 民的皮肉,1960年刮“共产风”就刮了农民的骨头 。 国家机关有人说:因为反右倾的扩大化,在党 内出现了四不讲现象:报上没发表的不讲,中央没 讲的不讲,文件没规定的不讲,顶头上司没讲的不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