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妙谈/神州轶闻录

美食妙谈/神州轶闻录
作者: 周简段|总主编:冯大彪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美食妙谈/神州轶闻录
ISBN: 9787513326360

作者简介

周简段,**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闻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报》、《大公报》和**《世纪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佚闻和文史掌故,深*读者欢迎,周简段也因此成为**文史专栏作家;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次出版,以“神州轶闻录”为名,精选周简段原出版过的内容和散佚文章,分为十册,全面反映周简段先生所谈到的那个时代的戏曲、诗文、楹联、民俗、书画、人物、饮食和社会秘闻等。

内容简介

便宜坊和全聚德 吃过北京烤鸭的人无不称好,却往往只知其好而 不知其所以好。今得知者相告,很值得一记。 原先京都有两家烤鸭店——前门外鲜鱼口的便宜 坊和前门外肉市的全聚德。前者于清咸丰五年(1855 )开业.经营焖炉烤鸭;后者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 )开业,经营明炉烤鸭。 焖炉和明炉有何不同?据了解,前者使的是高粱 秆,填满炉便点火,俟炉中烟净无焰,便置宰好洗净 的**于炉中,关上炉门焖烤,因火力不很旺,烤出 的鸭特别鲜嫩、柔软,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不过一 炉只能烤五六只鸭。后来全聚德开业,发明用明炉烤 鸭,将净鸭置于炉中,使用果木燃料(*好是枣木) ,一炉就能烤好二三十只,烤出的鸭特别香酥。 人炉以前的净鸭要经过一段工序繁多的处理过程 。选的鸭是京郊特产的“填鸭”,十分丰腴。 然后是宰鸭、去毛。以光鸭到净鸭还须经过打气 (鼓起骨架)、掏膛和洗膛(均不得破皮漏气)、挂 钩(选在合适处)、烫皮(用开水浇)、打糖(用饴 糖水浇)、晾皮(阴干)等工序。每道工序要求都十 分严格,若有不慎把皮弄破一点,便会因漏气而不能 人炉。烤鸭的时候,还须用高粱秆塞住屁股,用开水 灌人膛内,以弥补烤鸭本身水分不足,以保持鲜嫩, 并达到外烤内煮、成熟均匀。鸭胸脯部分皮嫩,烤的 时间不宜过长;鸭的侧面和背部,以及后膛部分,都 因较为背火,烤的时间应稍长一些。总之,掌握火候 均须恰到好处,处处燎匀。这是一门高超的制作技术 。现在仍然健在的**老技师张文藻和田文宽,都掌 握得极为娴熟。还有一些技术也相当好的年轻技师, 如甄华民、任春德、刘德长等,已为*本友人聘为专 家,前往*本开业传技。 便宜坊和全聚德两家烤鸭的烤法虽有不同,却有 异曲同工之妙。烤好的鸭都是皮酥肉嫩、色艳味鲜、 油多不腻、久吃不厌的特点。吃时佐以黄瓜、萝卜、 大葱、蒜泥,配食荷叶饼、甜饼或空心烧饼。*后, 鸭架子做汤,汤色乳白,鲜美可口,解渴消食。 后来烤鸭的吃法*加细致,发展到吃“全鸭席” 。用烤鸭身上的不同部分,分别做出炸鸭胗、炸鸭肝 、卤鸭膀(去骨)、拌鸭肠、糟溜鸭三白、烩鸭四宝 、鸭脯、金鱼鸭、炒鸭心、酥炸鸭卷、烩鸭舌等几十 种菜。 由便宜坊和全聚德两家烤鸭店发展起来后,王府 井、和平门外以及有些大饭店都有烤鸭店或兼营烤鸭 业务,生意兴隆。 仿膳话当年 友人馈我仿膳细点一匣,内有荟豆卷、豌豆黄、 小窝头、甑儿糕等。品尝着细腻的豌豆黄想起当年在 “仿膳茶庄”小酌的情景。 1924年,冯玉祥命部下鹿钟麟驱逐溥仪出宫,宫 中御厨也就散落民间。大约在1925年,原在御膳房菜 库当差的赵仁斋,约御膳房名师孙绍然、王玉山、赵 承寿等在北海公园北岸办起了“仿膳茶庄”。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