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作者: 郭宇宽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9.30
折扣购买: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ISBN: 9787516804001

作者简介

郭宇宽,曾为湖南卫视、陕西卫视节目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出镜记者,《南风窗》杂志主笔,美国new school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印研究所研究员。 他于西安交大获得机械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系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后在中国传媒大学获得理论传播学博士学位,接着*读清华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期间运用经济社会学方法开始对企业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多年来持续观察中国一线本土企业,深入调研,并思考、总结企业运作经验。 他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对商业模式本质的洞察力,赢得了中国许多一线企业家的认同。2013年,郭宇宽以做中国“*靠谱的商业智库”为目标,建立起了一个汇聚大量中国**企业的跨界企业家交流分享平台——开放力商业思想论坛,以在商言商、研究商业模式、弘扬商业正能量为使命,获得诸如**集团、南都集团、大中投资、七匹狼、步步高、鹿港小镇、AMT、*味股份等中国各行业的**企业家的支持。 目前,郭宇宽博士自己也是一位创业者,创办生艺科技公司,任ceo;他打造了“不装艺术网”,一个以开放模式运营的艺术交易平台;他还发起君澜·开放力艺术社,旨在扶持青年艺术家成长及接触市场。

内容简介

偏执性格的优势 前些*子我看了一本书,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 编的《中国底层访谈录》,书中采访了中国很多底层 老百姓,比如上访者、维权者。客观地讲,我接触过 这些人,包括这本书里面描写的这些人的状况,很多 人是偏执狂。这些人的偏执表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 或者说他们努力的方向是钻牛角尖。比如他们在村里 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我们讲退一步海阔天空,又何 必在这件情上较劲呢?而他们为了这一件情,可以百 折不回,几十次上百次地跑到北京上访,从县到市、 到省,一步步上访,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 回头。而且他们能够一遍一遍地跟别人重复自己的遭 遇,**执着。作为旁观者看来,他们付出的努力是 很不值当的,何必要让自己成为那样呢?但是,他们 就执着于这样的意志,一定要讨个能接*的说法,有 点像堂吉诃德的那种执着。 他们一遍遍地和别人讲他们对于公平的追求,让 我想起另外一个我**敬佩的案例———新东方创始 人俞敏洪。他和人讲话的神态、眼镜片后面发射出的 真诚的光彩,也会让你觉得这个人是个偏执狂。当年 他作为一名北大的老师,小*子过得也是让很多人羡 慕的,他能够以那样的毅力在北京五道口一带,遇到 电线杆就贴小广告,见到人就一遍一遍地重复他从* 望的穷山中劈出一块宝石的信念。他的毅力和他宣传 自己观点的感染力,在我看来这种精神和上访的、维 权的那些人是一样的,但是俞敏洪把毅力和偏执的精 神用在了英语培训上,在这方面做出了一番事业,而 那些维权的人,在现在的中国会*到很大的损失。 前段时间我和学术界的人交流,发现中国近几年 有两个专业领域在**学术上发展得特别快,一个是 生物科学,一个是材料科学。原来在****的期刊 上很难有中国学者的文章,而*近这些年,从一开始 有个别几篇在海外的华人学者发表的文章,到后来有 些华人学者被请回**教书,越来越多的华人文章出 现在每一期的**期刊上。 我理解材料科学和生物科学**枯燥,是让人很 难坚持下来的一门学科。比如诺贝尔奖里爱因斯坦提 出相对论,需要的是天才的想象力;而有一些发现, 比如居里夫人的,是需要长期艰苦的实验,为了发一 篇论文要废寝忘食,要跟自己较劲,是**枯燥的过 程。有时候是需要跟得上前沿的文献,有时候是比谁 *加勤劳。同样一个实验,也许**上有几个实验室 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你能够夜以继*、废寝忘食, 带着一批研究生努力地做,抢先把这个实验成果做出 来发表了,这个成果就是你的了。中国学者成批地在 材料和生物学科方面,在****期刊上占据一席之 地,在我看来,与中国人的勤奋,认定一个目标能够 忍*枯燥,不断的努力是**有关系的。这也让我想 起富士康的生产模式,枯燥的企业,在全世界任何地 方都找不到成功的案例,在中国,包括前几十年的东 亚**,如*本、韩国等这些**的企业,就有生存 的空间。在我看来,这是长期的东亚生产方式对人的 训练,是对枯燥的忍耐和勤奋的自我挑战的能力发挥 了作用。把这种能力发挥在打工上,能成就出富士康 这样劳动密集的企业;发挥在创业领域,可能就会成 为像俞敏洪这样成功的创业者,创立****的企业 ;发挥在科学领域,就会诞生一批**前沿的学者。 ……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