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4.50
折扣购买: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大全集(超值金版)
ISBN: 9787510431159
当一个孩子性别确定的时候,即便他对此一无所知,可是周嗣的环境已 经 为他的性别贴上了独特的“标签”,人们也习惯按照不同性别的社会期望来 塑造 他。这些性别暗示,从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就在陪伴着他: 在医院的婴儿室里,在男婴的床头贴着蓝色的标签,在女婴的床头 则贴着红色的标签。 如果男孩哭了,家长就会告诉他:女孩子才会哭泣,男孩则是“有 泪不轻弹”。 女孩得到的玩具是芭比娃娃、毛绒玩具,而男孩的玩具通常是变形 金刚或是运动器械。 在家长、老师与儿童的互动中,我们需要儿童按照他们的性别角色的期 望 来行动,而且渐渐地将这种鼓励变成强制,我们习惯对“守规矩’’的孩子 给予 肯定和表扬,对“违规”的儿童给予惩罚和批评,这样就更加强化了性别角 色 的模式。 在这种教育氛围中,孩子们把世界分为男人和女人。久而久之,孩子们 会 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些性别定式,这是一种性别单一化的教育方式,这 种 方式过于强调性别,讲求性别身份及性别气质的认同,反而会限制孩子智力 、 个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我们都了解男女之间天生的性别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引发的心理和伦理 等 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我们已经能够很肯定地认为: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 性 别不应该被忽略。 在很多人看来,性别教育就是性知识教育,即把“性”“别”分开来。 例 如,教育孩子们了解男女生理结构如何之不同,月经初潮和遗精是怎么回事 , 教导男孩和女孩各自应恪守怎样的性规范,等等。 实际上,这种关于性别教育的观点是片面的。性别教育不仅仅是指生理 上的性 知识传授,还包括心理发育问题,更涵盖了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便向我 们的下 一代传授社会文化所认可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使孩子身心发展正常 健康,为 他(她)在将来的生活、婚姻中幸福长久,并在社会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做 准备。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性别意识了。一个 孩子 很小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性别意识,在3岁以后开始朦胧地对性别这个概念 有点 感觉,开始感觉到自己和有些小朋友(也就是异性)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时 的 家长就应该开始着手对孩子进行性别意识的培养,从着装、行为等方面告诉 孩 子,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帮助他们形成心理性别。 有些家长会有意无意地把孩子的衣着和玩具异性化,比如有的家长就会 给 男孩穿女孩的衣服或扎小辫子,这就很可能导致孩子的性别意识混乱,甚至 有 的孩子会喜欢用相反的性别特征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自 己 的性身份认同困难,当他们走进集体生活中的时候,会感到孤立和茫然无所 适 从,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极为不利。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尊重他们的性别特质实际上是“因材施教”理念 的一种延伸。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各有其特点,即使是同性孩子, 也各有不同;因此,如果单纯只是因“性别”施教,可能会限制孩子潜在能 力的发挥。 因此,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孩子成长的步调 , 根据不同性别的不同生理和心理,有所侧重地挖掘孩子的潜能,进行不同的 训 练。从性别平等愿望出发,了解男孩女孩不同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及努力方 向, 是性别教育所不可或缺的。 最后,我们还要提醒的就是,在尊重他们各自不同特质的同时,也不能 把 男女彻底分化,认为世界只能分为男女两部分,而造成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 另 一个极端。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