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细说隋唐(黎东方讲史之续)(精)
ISBN: 9787208158016
一 再现大一统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达数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国家,其根 本在于有着凝合力极强的文化道统,在于这个文化道统派 生出来的大一统的国家观。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观 ,由此,中西方的历史学家在研究统一问题时,都给予了 高度的重视,非但是重视,且作为经典的现象来加以阐述 。 中国的大一统,是一种理念,一种颠扑不破的理念, 一种为天灾人祸所不能摧毁的理念,一种高于民族其他利 益的理念。 中国大一统的实际形式,在历史进程中并非一而贯之 。由于政治、经济、民族等多种交会的因素,常常使统一 的国家陷入分裂的状态,陷入军阀、政客割地为王、各自 为政的状态。然而,深植人心的统一观念一直蛰伏着,犹 如山火过后的野草,一旦春风化雨,便会破土而出,恢复 盎然的生机,重新缔造大一统的国家。 统一,分裂,相互交替,是事实。 统一终究战胜分裂,终究是主流,那更是事实。 故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开篇中,将中国国家 状态的演进,用了极为简练的八个字来总结,叫做:“分 久必合,合久必分”。 英国史学泰斗汤因比,用历史哲学的语言,论述统一 国家的第三特征是:“它们是一种‘集合’的表现——而 且是一种特别显著的集合的表现;它是在一个解体过程中 以一连串的‘分散——集合——再分散’表现出来的;当 人们对一个混乱时期屡次三番想遏阻它,但总是遭到失败 ,眼看着局面每况愈下,但是最后看见有一个统一国家成 功地建立起来,总算限制着混乱的发展时,那些能及身见 到这种局面的一代人是多么的向往和感激啊!”(《历史 研究》) 两种语言,叙述的是同样的事实。 若用浪峰与波谷来比喻,统一便是浪峰,分裂便是波 谷,我们现在将要说的,就是南北朝的波谷向隋朝的浪峰 推进的历史阶段,换言之,就是继战国末、三国末之后又 一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 东汉政治糜烂,激起了社会大动荡,引出了群雄逐鹿 ,逐鹿的结果是魏、蜀、吴鼎足三分,最终三家归晋。建 立统一大业的西晋是短暂的,由门阀大族垄断政权造成的 弊端,清谈所带来的务虚风气,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 之乱,使西晋陷入比东汉末更为混乱的境地,不久政权便 为匈奴族的刘氏军事武装所消灭。 西晋的消亡,使全国在整体上分裂为南北两大板块。 北方拉开了各族大争战的帷幕,其以匈奴、羯、鲜卑 、氐、羌五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加上汉族,前后成立了十 六国。后来,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然而 ,好景不长,相继爆发了各族大起义,在起义中崛起的高 欢、宇文泰两大军事集团,将北魏分割为东魏、西魏。随 之,高氏、宇文氏又分别对东魏、西魏取而代之,建立了 北齐、北周。北周灭掉北齐,再度统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