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共情心理学

婚姻共情心理学
作者: (美)詹姆斯·L.克雷顿|责编:胡艳杰|译者:李菲
出版社: 天津科技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10.20
折扣购买: 婚姻共情心理学
ISBN: 978755768715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1章 谁是对的 伴侣吵架,有些人是偶 尔吵,有些人是经常吵,有 时候过种吵是亲密关系的调 节剂,有时候又可能威胁到 情感关系的存续。 本书是为那些害怕或厌 倦跟伴侣吵架的人而写的。 本书里提供的技巧和理念都 是经过我和妻子的实际经验 而得出的,我们的婚姻刚刚 迈过了第五十二个年头,五 十二年来,我们也总是磕磕 绊绊的。如果没有本书中提 及的理念和经历,我们是肯 定走不了这么远的,我们一 边前行,一边学习经验。 很荣幸能够向全世界成 千上万的人传授沟通和解决 婚姻问题的技巧。来我这里 咨询的很多人不仅经历过吵 架的痛苦,还遭遇过其他的 痛苦,如患上癌症、艾滋病 ,遭遇家庭暴力,被宣告缓 刑或入狱等。 我了解到的最重要的一 件事,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情感现实,每个人产 生的感受和体验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的性生活、童年、 宗教信仰和文化社会背景是 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信仰、 价值观和生活观也都是不一 样的。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 遇到同样的境况,两个不同 的人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 和感受。如果我和我妻子一 起去看电影,我可能觉得很 刺激,而她却觉得很无聊。 比如我们一起去看一部口碑 很好的电影,这部电影好看 毋庸置疑——但事实上,我 看得很兴奋,而她却觉得很 无聊。 我们通过观察得出,人 们面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 反应。虽然这个观点是老生 常谈,但它却是帮我们去理 解别人的不同感受的关键因 素。 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 感觉是由我们自身之外的事 物引起的。我们认为,我们 之所以产生感觉,是由他人 的所作所为,或者无法控制 的外部事件而引起的。我们 经常因为伴侣说的话或做的 事不如自己的意而跟伴侣吵 架,如果他们按我们的去做 ,只是想法不一样,我们就 会感觉还行;如果他们做的 不让我们厌烦,我们会觉得 也还行;如果他们是刚刚开 始做出不一样的行为,还没 有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也 还觉得没事。虽然如此,但 他们想法和做法跟我们不一 样,也会让我们不舒服—— 而我们认为,这种不舒服的 感受是由伴侣引起的。当我 们持有这样的观念时,我们 就是在将我们感受的控制权 交给他人,我们就会认为, 要让自己过得快乐,那么, 身边的其他人就必须改变他 们的行为方式。 我们的感受总会受到我 们的态度、信仰、观念、期 待和过去的经历影响,而这 个过程也造成了我们的情感 现实。 如果我认识的人经过我 身边,却理也不理我,我就 有如下的几种方式来解读对 方的这一行为: ·我可能认为他是不喜欢 我,在生我的气,所以故意 冷落我。 ·我也可能认为,他是在 想其他的事,没注意到我。 ·我还可能认为,他确实 没看到我。 根据上述的理解,我可 能会觉得受伤、恼怒、被他 排斥和忽略,或者困惑不解 。我的感受既来自他人做出 的行为,也来自我对他人行 为的解读。 我们通过赋予外部事件 意义来参与创造我们的感受 。我并不是说,感受是我们 坐下就能决定的——当我们 并没有掌握全局,或者遭遇 的境况前景并不明朗时,我 们就会产生感受。大多数时 候,我们的情绪反应瞬间爆 发:有人说了些什么话,我 们马上就觉得心烦、受伤, 或者被排斥了。我们的身体 能够产生这样的感受,但这 些感受并不是直接由经历的 事情所引起的,而是事情与 我们的情绪和情感交互作用 的结果。这些事情和情感的 交互作用发生得太快,以至 于我们根本认识不到这一点 。 我们怎么知道这种交互 作用正在起效呢?我们能够 明白,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 会有不同的感受。别人觉得 很寻常的事情,我们可能会 很震惊。我们很震惊是事实 ,别的人根本不受影响也是 事实。 如果我们有一点情感上 的距离,那么当别人告诉我 们,经历某些事我们应该有 受伤感、被排斥感,对发生 的事情感到恼怒,而我们又 没有这些感受时,那这情景 就很有意思了。他们实际上 是在说,如果他们经历了那 样的事,他们就会有那样的 感受,所以我们也应该有那 样的感受。 因为他们的情感现实不 一样,其他人——包括我们 所爱的人,如我们的伴侣等 ——对事情的情绪和情感反 应跟我们也不一样。当我们 希望——甚至提出要求—— 别人应该跟我们的观念态度 是一样的时,如果他们跟我 们不一样,我们就会觉得失 望。 我们若是将这些差异归 咎于他人的人格、道德或同 理心缺失,问题就来了。确 实,在跟亲近的人沟通时, 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如 果你爱我,你就会赞同我的 观点。”事实上,我们是在 表达这样的看法:“我的情 感现实是正确的。如果你爱 我,你就该接受我的情感现 实。”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