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庄子(寂寞人生逍遥大鹏)(精)/提问诸子丛书

提问庄子(寂寞人生逍遥大鹏)(精)/提问诸子丛书
作者: 郭志坤//陈雪良|总主编:黄坤明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8.90
折扣购买: 提问庄子(寂寞人生逍遥大鹏)(精)/提问诸子丛书
ISBN: 9787208142527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一问庄子 在后世的人们看来,您同老子一样,是一个异常 神秘的人物,似乎什么都不想告诉别人。什么都不想 给后人留下。请问,您为何要苦心经营这样一种个人 的神秘氛围呢? 庄子:我何曾苦心经营这样一种神秘氛围呢?实 际上,是时代和社会造就了我这样一个人物,是我个 人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使我自然而然地步入与众不同的 神秘之途的,说不上什么别具匠心的自我经营的问题 。我与同时代诸子百家的那些人物不一样,他们或周 旋于王家,或论道于学宫,或活跃于士林,而我呢, 也许是个陛使然吧,既没有去某一贵族家中当过** 的幕僚,也没有到当时**的稷下学宫去讲过一次学 ,除了与同为思想家的惠施有过一段不俗的交往外, 我基本上与士林人士*缘。就我的一生而言,我实在 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我死后的相当长一段时 间里,我也一直默默无闻。人们对我和我的学说感兴 趣,那是我死后数百年,至少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事了 。正因为中间有那么长的一段社会认知断层,所以人 们把我当做一个比老子*神秘的人物来看待也就不奇 怪了。 我再说一句,我的所谓神秘感,是时代造成的。 一个“小人物”写了那么厚厚的一部书,讲的又是与 世俗相悖的话,尔后又被埋没了近千年,怎么会不让 人感到“神秘兮兮”呢? 二问庄子 您说您的神秘色彩是时代造成的,当然是有一定 道理的。但是,应该承认,您的神秘感除了时代的因 素之外,也有您个人的因素。您不是连具体的生卒年 月都不愿给世人留下吗? 庄子:为何一定要给世人留下那么具体的生卒年 月呢?我早就说了,“物之生也,若骤若驰”。(《 庄子·秋水》,以下凡引《庄子》诸篇,只注篇名)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像野马急驰而去一样,一下就过 去了,那原本是很自然、很平常的事,有什么值得大 惊小怪的?为何非要将生于何年、卒于何月稽考得清 清楚楚呢?人生就是那么几十年,*多就是百岁吧, 为何定要告诉别人自己某年某月生,某年某月死呢? 在我看来,那是没有多少意思的。就是告诉了别人, 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被记住呢? 当然,如果后人一定要知道我生卒的大致时间的 话,也不难。司马迁不是在《史记》中告诉大家我与 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吗?前者在位时间是公元前 370年至公元前335年,后者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19年 至公元前300年,这至少有七十年的时间跨度。有人 再综合一些其他资料,说我大致与这两位君王同时代 ,大约活了八十来岁,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吧。我 看,像我这样的人,后人知道这些也就够了。 三问庄子 司马迁在有关您的传中说:“庄子者,蒙人也。 ”这似乎确定了您与“蒙”地的关系。一种说法是“ 蒙”“属梁国”,那就在今山西地区了。另一种说法 是“庄子是宋之蒙人”,那就在**的豫东和鲁、苏 、皖交界的地域了。第三种说法是“蒙”在陈地,那 就在宋国南面一点的地方了。第四种说法,说“蒙” 地就是**安徽的蒙城县一带。先生,您是当事人, 还是由您来澄清一下吧。 庄子:如果一定要我“归宗认祖”的话,我倾向 于安徽蒙城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这样 一件事:楚威王闻庄周贤,派使者持重金去请,并许 以为相,我不为所动,笑辞楚使,终身不仕。张守节 《史记正义》也曰:“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 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 ”据《水经注·淮水篇》记载:“濮水即沙水之兼称 。”而当年沙水即流经今安徽涡阳、蒙城一带。北宋 元丰元年(1078年),曾在安徽蒙城县建庄子祠,苏轼 为之作《庄子祠记》,当时王安石的《蒙城清燕堂》 诗有“民有庄周后世风”之句。后人有这么多的作为 和论说,我也不能有悖议。既然安徽蒙城县有庄子祠 ,那么我的故里就该在此。至于其他一些被称为“蒙 ”的地域,也被人认为是我的家乡,那也没什么。只 要言之有据,又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我就是多 有几个故乡,也是没什么坏处的。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