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作者: 贺慧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80
折扣购买: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ISBN: 978751191068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老师问孩子长大后要成为什么人?一个孩子回 答道,长 大后要成为小丑,那个老师立即鼓掌,表扬孩子志向远大,为了人类增加 更多笑声 与快乐而树立理想,而如果在中国,如果孩子说长大要成为小丑,一般会 被训斥为 胸无大志,这就是观念的区别。朋友说她的一个外国朋友立志要成为一流 的调酒 师,并且在为之努力,而朋友告诉她父亲时却被她父亲嘲笑,说外国人这 么可笑。 这是什么理想呢?好像孩子的理想不是要成为科学家就是医生,或者 宇航员 一样!这是国内外教育观念的区别,也是为什么国外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中国 没有的关键所在。中国一味追求成绩,产生应试教育,孩子的其他方面没 有得到 发挥,心理健康、创新思维、情商、逆商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我想只要 孩子能 够健康成长,能够一辈子幸福的度过,不管做什么都是应该父母亲值得开 心的, 这些是和成绩无关的,无论理想的大小,它都是孩子心底想要去做的,所 以父母 要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才能正确的看待孩子。 有一篇杨澜访谈的内容,作为一位聪明的名人,又成功又这么富有, 记者问 她对孩子有什么期望,杨澜回答说:“我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家什么家的 ,只要 幸福生活就够了,就算是一个工人,护士,图书馆管理员,我都很开心, 只要有 这三点:一是孩子身体健康;二是孩子有很多的朋友,能够处理好人际关 系;三 是孩子能够乐观生活,心理健康,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我想这能够给 一味追 求成绩的家长一些启发。 有一篇精美的英文散文,叫“fouowing your hean”,文章写了一个 小女孩, 十几岁时候树立了一个理想,就是长大了要做一个好母亲。大学毕业后, 她同男 友结婚了,然后就好好在家培养了三个孩子,作专职母亲。等到孩子们一 个个成 长后,她也老了,她一生没有工作过,只有一个职业:母亲!她觉得很成 功,实 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叫《跟随你心的召唤》。 只要你想做什么,树立了这个理想后,坚持不变一直为理想而努力, 就是幸 福的。这在中国也是不可思议的,哪有一个小女孩会立志要当一个母亲的 ,把母 亲当作一生的职业,而别人就能够做到,并且很开心,很用心地去做。 如果说家长不希望孩子幸福是不可能的,但是家长现在只看成绩,用 成绩掩盖 孩子的其他方面,好像孩子成绩好一切都好,这难免一叶障目了,不关注 孩子的身 心健康,发展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与爱好,是非常危险的,也把孩子推向 应试教育 的深渊。孩子成了家长陈旧观念的牺牲品,成为21世纪在科举制度这个封 建残余 思想的牺牲品,不觉得可悲吗?如果真的希望孩子一辈子幸福,我想不是 要求孩子 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孩子就会幸福,而是像杨澜说的那三点。其实, 在2l世 纪,我们的孩子基本上不必为了吃饭穿衣而忧愁,何苦一定要孩子长大了 上重点大 学,找份好工作呢?应该鼓励他们追求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算孩子胸 无大志, 想做调酒师,想做小丑,想做一名专职母亲,只要孩子真的喜欢,我们就 应该支 持!成绩并不是唯一,学习基础知识是应该的,但我们不能忘记,让孩子 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让孩子有爱心、有好奇心、有创新思维、能够和其他人融洽 相处、有 自己自由发展的许多爱好等。如果大家能够跳出成绩这个圈子,让孩子快 乐健康地 成长,应该说是“善莫大焉”。说不定这样真的诺贝尔奖就会落户中国了 。 我们的家长十分关心孩子,而关心的重点主要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 习成绩两 个方面,其中学习成绩排在首位。有一项调查表明,“好好学习”是家长 们嘴边最 常说的话。另一项关于影响考试成绩因素的调查研究又表明:排在第1位的 是考试 当时的心理状况;第2位的是考试前几天的心理状况;第3位是学习方法… …记 忆力仅仅排在第17位。可见,孩子心理健康的状况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 我们 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关注。 我们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殊不知孩子之间根本的差距在 于家庭 教育的差距。成绩只是孩子一段时期内的能力体现,并不代表孩子的发展 空间和 孩子的未来,家长应对孩子的成绩进步持坚信的态度,给孩子一种前进的 力量。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总有一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班级中处于相对 低的水 平,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分数差。孩子经常得到差的分数,是否就意味着孩 子以后 不可以转化为优等生,或长大后没有前途,没有希望呢?显然不是如此, 因此父 母有必要全面理性地看待孩子当前的分数。 作为家长,必须记住并帮助孩子了解:一个分数,不过是有关他们学 习进步 和质量的一种不十分精确的信息;一个分数,并不会告知很多有关他们真 实知识 的内容或他们怎样有效地运用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由于我们关心孩子的 学习, 所以我们才关心分数。一般来说,孩子倾向于把家长对他们在学习质量上 的期 待,变成他们对自己的期待。如果父母对他们期待过高,超过他们能力所 能达到 的范围,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受挫、失望和苦恼;如果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过 低,则 会限制他们潜力的发挥。 因此,家长需要仔细琢磨一下对孩子学习质量的期待。通过向他们提 供一个 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使孩子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满意,从而加 强自信 心。对于分数,要考虑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如何对它做出反应,当孩 子达到 或超过了父母认为能够达到的一个学习标准,并且从分数中反映出来时, 父母应 明智地指出导致这种分数的原因。父母可以总结出能力、努力、计划、钻 研、创 造性以及良好成绩反映出的其他因素。这就把分数摆到了一个正确的位置 上,从 而真正反映了学习的本质。 当孩子的分数没有反映出父母认为他们能够达到的学习标准时,父母 就应把它当成一种诊断性信息。 低分数给出的信息是:孩子的学习出问题了。它是一次父母给予同情 、鼓励 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其中,父母最先的反应是对孩子表示同情,父母需要 共同分 担孩子可能产生的失望、挫折或气愤。如果孩子已做出了最大努力,那么 ,父母 对于这种不懈努力的承认:“我知道你尽了最大努力,而这一点是最重要 的。” 这样就会维护孩子的尊严和自豪感。这种对待方式,不是一种空洞的老生 常谈, 它反映了父母具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以及具有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的信念。 父母需要设法从孩子的当前成绩中找出问题的所在。最好是孩子自己 积极寻 找并设计出解决的办法。这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决定、负责和付出代价的 意识, 教会孩子学会怎样自助。如果有必要,可请一位教师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