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杨贵妃传
ISBN: 9787203104148
李旭东,会计硕士,签约作家,编剧,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录音艺术与唱片学会会员,生于燕赵之地,却非慷慨悲歌之士;现居天子门户,却无叱咤风云之缘。身居都市,却喜在枯燥乏味的史书中找寻乐趣;身处繁华,却喜在索然无味的文字中享受自我。代表作:《换届》《唐乱》《刀锋上的唐帝国》。曾获得中国散文作家论坛散文一等奖、第四届天津青年电影节剧本大赛二等奖。
一场精心策划的谋面 望着铜镜之中的自己,细数着鬓边的根根白发,李隆基蓦然惊觉,美好的时光就这样在无言的静寂中逝去了。刹那间,他的心中蔓草丛生。这一切都是因为武惠妃的骤然离去,李隆基身边的佳丽何止三千,京城长安太极、大明、兴庆三座宫殿和东都洛阳的太初、上阳两座宫殿中的嫔妃宫女就达四万余人,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替代死去的武惠妃。 李隆基时常感到无限的空虚和寂寞,经常会做出一些荒诞不经的事。 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李隆基总会在宫中大摆筵席。嫔妃们争相在头顶插上鲜艳的花朵,因为李隆基总会随手抓住一只粉蝶,然后再放走,看看它究竟会落到哪位妃子的头顶之上,他便会和那个被蝴蝶所青睐的妃子共度春宵。 宫中的嫔妃们每天最关心的就是究竟谁会得到李隆基的宠幸,甚至因此而衍生出一种新的赌博品类,那就是赌谁将会成为下一个能够得到皇帝临幸的幸运儿,而且还根据每个人受宠幸的程度制定了不同的赔率。 李隆基那颗苍老的心再也没有了归属感,不禁又想起了让他念念不忘的杨玉环。 杨玉环并非“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姑娘,早在她与李瑁大婚的时候就专门设有“妃朝见”这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那是李隆基与美丽儿媳杨玉环的首次会面。虽然此后两人有过很多次见面的机会,但大多是礼节性的,李隆基始终没有机会与她深度接触,直到在别有用心的李亨暗中安排之下,两人才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正是这次特殊的会面,李隆基才开始对这位诱人的儿媳暗生情愫,而且心中那股欲望之火越烧越旺。虽然他身边的女人很多,但真正能打动他的人却寥寥无几。当然他也一直在刻意地压制着这种乱伦的情愫,因为立志做千古明君的他从心底里不愿意因此而背负千古骂名。 在武惠妃死后的三年时间里,他一直在试图找到一个能够填补他内心感情空白的女人。在无尽的孤独之中,他心中那颗压抑已久的欲望种子开始迅速地生根发芽,逐渐占据了他的整个内心。那股愈演愈烈的欲望之火驱使着他挣脱礼制的束缚,摆脱伦理的桎梏,决定要不择手段而又毫无顾忌地将儿媳抢到手!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 年)冬,二十二岁的寿王妃杨玉环怀着复杂的心情前往骊山温泉宫[1],而召见她的人正是已经五十六岁的公公李隆基。 当忐忑不安的杨玉环缓缓走进大殿的时候,李隆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拍了拍手,乐工们演奏起他创作的《霓裳羽衣曲》。这支曲子可谓是他最满意的一支曲子,是他在中原清商乐的基础上添加上天竺婆罗门曲中诸多优美的乐曲元素所编写而成的得意之作。 虽然杨玉环仍旧有些拘谨,但李隆基却彻底地卸下了皇帝的威严,仿佛是一位和善的长者。他和颜悦色地说:“玉环可否为我创作的这首《霓裳羽衣曲》编一支舞?” “玉环才疏学浅,只怕会辜负了圣上的期许!” “玉环莫要过谦。你的才华我是领教过的。你不仅精通音律,而且擅长歌舞,这恰恰是我所欠缺的。” “既然圣上如此看重玉环,玉环定当尽心竭力,编出一支能够配得上《霓裳羽衣曲》的舞蹈。” 其实杨玉环早已被这支动人的曲子迷住了,没有想到终日政事缠身的李隆基竟然能创作出如此悦耳的乐曲,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虽然杨玉环是第一次听,但她很快就抓住了这首曲子的精髓。第一部分为散序,是整段舞蹈的序曲和铺垫,要么是乐器独奏,如击磬、弹筝、吹笛,要么是乐器合鸣,散序并不需要配以舞蹈;第二部分为中序,杨玉环巧妙地将“小垂手”等传统的舞蹈姿势与西域的旋转动作进行有机结合,将绰约多姿的舞与律动十足的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第三部分为曲破,节奏明显加快,舞姿以急转为主。 在众多舞女的簇拥之下,杨玉环来到李隆基面前深施一礼。李隆基发觉今日的杨玉环格外迷人,梳九骑仙髻,穿孔雀翠衣,佩七宝璎珞。随着乐曲渐渐响起来,杨玉环斜曳裙裾,如梦似幻,如花似云。随着曲调节奏的加快,杨玉环垂手旋转,如一阵风,又似一朵云。杨玉环所编的这段舞通过刚柔、强弱、急缓、动静的强烈对比,既保留了异域的精髓,又彰显了独特的中土风味。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1.正史与野史高度契合,还原杨玉环波折华丽的一生,独享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谋生亦谋爱的处世智慧,以及她的美容养颜之道。 2.杨贵妃和唐玄宗之间的千古爱情绝唱为历朝历代的才子佳人们艳羡不已,本选题用唯美的文字带领读者再次回眸那段刻骨铭心的忧伤爱恋。 3.杨贵妃究竟是死于马嵬驿还是逃往日本。本书重点解密了杨贵妃的生死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