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千年(百名清官启示录)

循吏千年(百名清官启示录)
作者: 编者:辽宁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辽宁省作家协会
出版社: 辽宁人民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循吏千年(百名清官启示录)
ISBN: 978720509764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朴素为官,备豫不虞”的季文子 安勇 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城西北15公里,有一座风景优 美的文峰山,此山地处江苏和山东交界处,东面靠着临沂 ,西面临近枣庄,南面挨近徐州,向北望去则是巍峨的五 岳之首泰山。文峰山上有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亲笔题写碑 文的“鲁大夫季文子之墓”和季文子庙。山上曾经发掘出 一块半截青石碑,碑文多已遗失,依稀可辨“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 “鞍之战”等字样,专家由此推断出,此碑原来立在季文 子庙前,记载的正是春秋时期鲁国正卿季文子的事迹。 那么,这位去世两千多年依然被人铭记的季文子,究 竟是什么人呢? 季文子(?~公元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 鲁国的正卿(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公元前601年一公元前 568年执政。姓姬,季氏。谥号为文,史称季文子。他的祖 父是鲁桓公的儿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称“季友”,这便 是季氏的由来。季孙行父先后辅佐宣公、成公、襄公三代 鲁国国君,执掌鲁国朝政三十三年。在任期间,他废除井 田制,推行初税亩,增加国家税收;实行强军改革,稳固 边境国防,让鲁国在各方势力争霸的夹缝中始终保持主权 和领土完整。他“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为官为人之道 以及居安思危“三思而后行”的行事之风,两干多年来更 是为后人所称道。正因为这样,他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勤 政廉政的早期楷模。 德为国华朴素为官 公元前568年12月20日,鲁国的正卿季孙行父离开了 人世,前去吊唁的国君鲁襄公看到他家里没有穿丝绸的妾 ,没有吃粮食的马,没有收藏铜器玉器,一切用具没有重 复,家臣收集家里的器物作为葬具,不由感慨道:“相三 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关于季孙行父朴素为官廉洁忠正的事迹,很多古籍都 有记载。 《史记。鲁世家》说,季文子当政时,“家无衣帛之 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 《国语卷四·鲁语上季文子论妾马》:“季文子相宣 、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 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 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 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 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 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 自是,子服之妾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 ,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翻译一下就是说:季文子在鲁宣公和鲁成公时担任国 相,他的妾不穿丝帛,马匹不喂精料。仲孙它(子服)劝 他说:“您是鲁国的上卿,辅佐过两朝国君,妾不穿丝帛 ,马匹不喂精料,国人恐怕会以为您吝啬,而且国家不也 有失体面吗?”季文子说:“我也愿意华贵一些啊。但是 我看国人中父兄吃粗粮穿陋衣的还很多,所以我不敢。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