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给出的28条快乐法则

北大教授给出的28条快乐法则
作者: 叶舟
出版社: 广西科技
原售价: 28.8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北大教授给出的28条快乐法则
ISBN: 9787807630623

作者简介

叶舟,心理学博士,中国思维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思维战略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总裁班特聘教授,被誉为“中国最有使命感的学者”之一,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总裁思维风暴”系列、“国学大智慧”系列、“心理解脱大师讲坛”系列等,这些课程在各院校的MBA、EMBA、DBA、总裁研修班、卓越领导力项目培训中备受欢迎,至今出版了10部专著以及心灵、国学类畅销书50多部。

内容简介

法则一 看淡——不快乐,是你计较得太多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苏东坡写西湖,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更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 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 人工雕琢、商铺云集、车水马龙的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 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才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此 时展现在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淡之美,某种程度上接近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 慧,实际上就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淡了,也就是放得开、放得下了,心里沉甸甸的东西少了,负担、包 袱轻了,办事不必掂斤播两,交往用不着患得患失。不要视什么都是生命 ,失去了就活不下去。 淡了,承受力也加强了,心胸也更开阔了;淡了,也就不固执、不钻 牛角尖了,也就会生活了,会呵护自己了,知道怎样平和自己的心态了。 淡了,得不到的、失去的,也就让它随风去吧,风还会刮来你没想到 的东西,人生有多少得失都在不经意间。 淡了,则没有耿耿于怀、心情不畅的感觉了,脑子里旧的东西停留得 很短,眨眼便会打开心结。 淡了,并不是空壳般地活着,而是充满宽容地活着。伤感、委屈没有 了,淡漠给你带来的是意想不到的快乐。 没有了失望和遗憾,没有了紧锁眉头的叹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 苛求了,反而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恬淡。 淡了,也就是成熟了,多了一份持重,少了一份浮躁。 1.淡泊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淡泊不是平淡,是绚烂至极也。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非淡而 无味之淡,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深邃的执著,是内心的祥和,是 深入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作为做人的一种准则和风格,它是对人 生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致。 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 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狂躁,恬淡而不凡庸,也 未必不是另一种积极。淡泊是一种醒悟和超脱,坚持有所不为然后有所为 ,特立独行而非趋炎附势,稳重坚韧而不浮华躁动,义无反顾而举重若轻 。 《光明日报》曾刊发一篇文章叫做《朱熹平猜想》,其中有这样一个 情节,记者问:“世界上有那么多数学家在主攻庞加莱猜想,为什么你能 取得成功?成功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朱熹平说, “我慢慢悠悠慢慢悠悠地做着,一点也不急,忽然,就解开了。”话轻巧 ,蕴淡然。有条不紊,不急功近利,不浮躁,不愠不火。十年磨一剑,临 门一脚,破门封项。“淡”字功不可没。 无独有偶,2006年全球数学最高奖——菲尔茨奖得主之一,俄罗斯数 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自从在因特网上发表了三篇关于庞加莱猜想的 重要论文之后便销声匿迹,并在获得本届菲尔茨奖后表示拒绝组委会的与 会邀请,拒绝在会上发言,拒绝领奖。佩雷尔曼是一位很有个性的数学家 。 早在1996年,他就获得了欧洲数学协会颁发的四年一度的杰出青年数 学家奖。当时他就拒绝领奖。他不计名利、拒绝诱惑,只是埋头搞数学研 究;他深居简出,不向杂志投稿,回避记者的聚光灯。 佩雷尔曼的朋 友说:“佩雷尔曼对物质享受毫无兴趣,他需要的是数学,而不是奖赏、 金钱和职位。”更有多位学者及媒体称他为“不被名利征服”的人。 把事业看得神圣,把名利看得轻淡,宁静而致远。淡泊,不经心在意 ,却是一种坚守;淡然,无影无形,却是一种大智慧。淡者质朴、清淡、 简约,无旁逸斜出,无繁冗奢华,有的只是一如既往,艰苦奋斗;淡者宽 容、谨慎、执著,从不忘乎所以,淡是底色,成就华章。心灵淡然若水, 人生便如行云流水,轻盈飘逸。大家大成莫不如此。 钱钟书先生说过这样的话:“真正的学问,大抵是荒郊野屋中二三素 心人之所为。”生前,他拒绝与各种形式的“钱学”研究相配合,拒绝别 人为他编集出书。死后,立下这样的遗嘱:“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 不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 …… P1-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