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代数学/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趣味代数学/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作者: (苏)别莱利曼|译者:杨和胜
出版社: 上海科普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趣味代数学/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ISBN: 9787542758262

作者简介

别莱利曼(Я.И.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诞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他17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09年大学毕业以后就全力从事教学与科学写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学》,这为他后来完成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奠定了基础。1919~1923年,他创办了原苏联第一份科普杂志《在大自然的实验室里》并任主编。1925~1932年,担任时代出版社理事,组织出版大量趣味科普图书。1935年,他创办和主持列宁格勒“趣味科学之家”,开展广泛的少年科学活动。在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中,还为原苏联军人举办军事科普讲座,这也是他几十年科普生涯的最后奉献。在德国法两斯侵略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这位对世界科普事业作出非凡贡献的趣味科学大师,不幸于1942年3月16日饿死。

内容简介

对数表的发展 在中学里,我们使用的是五位的对数表,现在使 用的却是改过后的四位对 数表,它完全可以应付技术方面的各种计算。在实际 生活中,三位尾数就可以 满足需要了,因为日常的量度中,很少有三位以上的 有效数字。 不久前人们才发现,对数表的尾数不用太长,短 一些也可以。我记得自己 在上中学时,使用的是七位的对数表,有很多卷,用 起来很不方便。经过激 烈的讨论后,七位对数表被淘汰,开始使用五位对数 表。不过,七位对数表 在1794年出现时,许多人觉得这一发明不符合常理。 1624年,英国数学家亨 利·布利格编写了最早的十进制对数表,是14位的。 几年后,荷兰数学家编写 了10位对数表,取代了布利格的14位对数表。 可见,对数表的发展变化是从多位尾数到少位尾 数,直到今天也没有完 成。因为很多人缺乏这样的认识:量度的准确程度决 定了计算的准确程度。也 就是说,计算的准确程度是不可能超过量度的准确程 度的。 对数表尾数缩短产生的两个实效:(1)对数表 的篇幅明显缩短了;(2) 使用起来更方便了,与之对应的计算更快捷了。七位 对数表需要大开本的200 页左右,五位对数表只需要大开本的30页左右,四位 对数表的篇幅是五位对数 表的十分之一,大开本的两页就足够了;而三位对数 表只需要大开本的1页。 至于计算的速度,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得知。例如 ,完成同一种计算,七位 对数表花费的时间是五十位对数表的三倍。 特殊的对数表 在日常的生活和技术中,三四位的对数表就可以 满足,但是,在理论研究 中,需要的是多位尾数的对数表,甚至会超过布利格 的14位对数表。实际上, 大多数的对数是无理数,无论用多少位都无法准确地 表示出来。因此,对大多 数的对数而言,表示出来的只是近似值,尾数的位数 越多,就越接近准确值。 然而,就算精确到14位的对数表,还是不能应付科研 工作的需要。 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500多种对数表,科研 工作者总是能够找到适合 自己的。例如,1975年,法国卡莱编写了2~1200的 20位对数表。对于范围更 小的数,对数表的位数会更多。 下面是一些巨大的对数表,它们不是常用对数, 而是自然对数: 沃尔佛兰姆的48位对数表; 沙尔普的61位对数表; 帕尔克赫斯特的102位对数表; 亚当斯的260位对数表。 我们所说的最后一个并不是表格,而是2、3、5 、7、10这五个数所谓的自 然对数和一个把它们转换成常用对数的换算因数(也 是260位的)。不过,由 于有了这五个数的对数,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加法和乘 法,求出许多合数的对数 来。例如,12的对数是2、2、3的对数之和。 其实,可以把计算尺归到特殊的对数中,由于使 用起来简单方便,它已经 像财务中的算盘一样,成了技术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 具。这种以对数原理制成 的工具非常巧妙,使用者甚至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对数 ,就可以运用自如。正是 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才觉得它没有什么可以神奇的。 P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