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87.40
折扣购买: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精)
ISBN: 9787203105855
约翰?M.巴里(John M. Barry),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曾任记者和足球教练,《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等报刊的撰稿人。其著作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除《大浪涌起》外,代表作还有《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等。
第三部 大河 第16章 决堤之水的咆哮淹没了所有的声音。它带着上下数英里的河流,裹挟着数英里的陆地冲决而去,它的咆哮如同一群巨兽在宣告它们的统治。几英里之外的人们在自己脚下感觉到了大堤的颤动,为自己的性命担忧。 决堤后被洪水淹死的人数没有确切数字。红十字会列举了两个死者。《孟斐斯商业诉求报》报道说:“数千劳工正在拼命堆垛沙袋……大堤突然决口了。那么急的水流,是不可能发现被卷走者的尸体的。”《杰克逊号角—账目报》报道:“昨晚,来自格林维尔市的灾民涌入杰克逊市……他们说,没有丝毫疑问,种植园几百名黑人劳工在这场席卷了全县的洪水急流中失去了生命。”R.C.特林布是一位法官,也是一位目击者,他说几天之内不可能发现这些尸体,甚至可能永远都找不到了。美联社引用负责救援的国民警卫队分队长亨利?贝的话:“估计超过100个黑人在这场洪水中被淹死。”唯一的官方统计结果是国民警卫队军官在决堤处发布的,他只是宣布“军方无人死亡”。 决口很大,翻腾的巨浪与树梢齐平,撞击它们,与此同时,急流的力量又在冲凿地面。决口又变宽了,变成了一道宽约四分之三英里的水墙,高度超过了100英尺——后来它的深度估计达到了130英尺,在三角洲的土地上冲撞肆虐。几周后,工程师弗兰克?霍尔对仍然敞开的决口做了测深:“我们用了一根100英尺长的测深绳,但我们没有探到底。”水的力量在内陆1英里内冲出了一条100英尺深、半英里宽的水道。 流量大得惊人。 曼兹兰汀的这处决口每秒有468 000立方英尺的水量灌入三角洲,这是洪水期间科罗拉多河流量的3倍、尼亚加拉大瀑布流量的2倍还多,比整个密西西比河上游的流量还多——包括后来的1993年那次洪水时期。这处决堤泄水量如此之大,10天时间它就可以用10英尺深的水覆盖将近100万英亩土地。密西西比河通过这处决口泄流长达数月。 密西西比河本身也因这处决口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旋涡。决口下方,数百劳工爬上一只驳船逃命,一艘拖船拉着它朝下游驶去。两船的引擎开到了最大马力,驳船和拖船都在震颤,然而它们却被那个巨大旋涡吸向上游,朝向决口处。“我们把所有黑人都放到驳船上,断开驳船,让它漂吧。”一个人这样说。一个退休的堤坝承包商查理?吉布森已经虚弱到要坐在椅子里让人抬了,但他的建议很有价值,所以也被弄到堤上来了。此刻正在船上的他喝令:“我们不能断开驳船。谁敢那样做,我就对谁开枪。要死,我们一起死。” 他们靠着调整角度,驶向阿肯色州那边的岸,才逃过了这一劫。这天晚些时候在阿肯色河一个小得多的决口处,密西西比河委员会的一艘汽船“鹈鹕”号,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在数千劳工和灾民的注视之下,急流将“鹈鹕”号吸向决口处。船长绝望地想让船停下来,于是让船首撞向河堤。河堤垮了,“鹈鹕”号翻了,被冲入决口,连连翻滚。此时,发生了这次洪水中最为英勇的举动之一:一个名叫山姆?塔克的黑人,独自跳入一条小船中——没有人加入,独自朝决口处划去。急流冲得他的船腾空,把他甩到湍流之中。他没有死,跟着那艘汽船,在内陆1英里远的地方从水中捞出了2人。这3人活了下来,其他19人都淹死了。与曼兹兰汀相比,这处决口泄出的水量算少了,但《孟斐斯商业诉求报》仍然形容为:“[这艘汽船]如同从尼亚加拉大瀑布上跌落下去。” 与此同时,从曼兹兰汀决口涌出的洪水正咆哮于大地。E.M.巴里回忆:“水看起来在跳跃,股股急流高达30英尺。决口的正前方是老摩尔种植园的房子、一个很大的骡棚和两棵巨大的参天老树。我们[几个小时后]回到那里,一切都不存在了。” 从曼兹兰汀深入内陆3英里,洪水冲刷着陆地——今天这里仍然有一个又大又深的湖留了下来,即使是巨大的水山铺平下来,扩散开来,也仍然保持着可怕的力量。它拔起树木,把数千佃户的薄板小屋击成碎片,把房屋和谷仓冲垮或推倒,然后席卷而去。 黑人妇女科拉?沃克住在决口以南数英里处,她的房屋就在大堤基部旁边。“一架飞机一直飞来飞去,飞得真低,来来回回……喊着告诉我们最好是到河堤上去。一位女士朝河堤来了,头上顶着一捆衣服,腰间系着的绳子上拴着一头牛。”突然,水就来了,朝南边冲去。“她和那头牛都淹死了……当我们上到堤顶后,转过身来,看见我们的房子已经被冲翻了。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家园在毁灭,听到我们的东西在跌落,发出尖利刺耳的声音。又有一座房屋漂过去了。水堆了起来,浪头很高,实在很高。如果浪头击中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摔落下来。每当大浪冲过来时,河堤就会摇晃,好像你坐在摇椅里一样。” 更靠近内陆几英里的地方,有一个种植园主站在他的游廊上,沿地平线望去:“洪水涌来,就像是一堵褐色之墙,有7英尺高,声音如同大风咆哮。” 距离决口25英里远的利兰,D.S.弗拉纳根夫人看着洪水涌来,“浪头有五六英尺那么深,旋转起伏。我见过那么多的洪水,从来没见过这样涌来的,看起来实在危险。有一个黑人站在老榨油厂下方的铁路上,当洪水击中铁轨时,把铁轨下面的一切都卷走,黑人也被卷在其中。之后,再也没有见到这个人。” 洪水本身不停翻滚,把树木、骡子、房顶、狗、牛和尸体都冲起来,翻滚而去。水是肮脏的泥浆,正在搅拌,喷出褐色的泡沫。萨姆?哈金斯回忆:“当河堤决口时,河水带着嘶嘶声飞快而来,你可以看到它来,看到它的大浪涌来。它来得那么快,你马上就兴奋了,因为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做任何事,什么都做不了,唯有赶快在天花板上砸个洞钻出去——如果你能做到的话……它上涨得非常快,人们根本没有机会去拿东西……人和狗还有一切活物都站在屋顶。你可以看到牛和猪正努力逃到人们能够救它们的地方……牛吼叫着在游动……那些农舍有许多没有天花板,根本就站不住人。” 纽曼?博尔斯说,水的力量那样猛,以至于一棵大树背水处的地面竟是干的——激流从它两侧急驰而过,背水处那片地方一时还没来得及打湿。一头牛和它的牛犊站在那里低吼,声音悲哀。后来,急流变缓,水又灌入这个地方,这两头牛淹死了。淹死的不止这两头,在一片汪洋归于寂静后,几百具动物的尸体浮在水面。 那些知道此河力量的人逃离房屋,把门窗敞开,让水流过去以减少阻力。门窗关严,就使得房屋承受激流的全部力量。在温特尔维尔,几家人躲在一个看似坚固的房屋中,激流围着它打旋,在它下面冲出了一个25英尺深的洞,它坍塌了。美联社报道说:“23个白人女性和儿童,孤立无援,待在一所房屋里……在这场密西西比河洪水中淹死了,[贝圭英?]艾伦今天公开发布的一份报告这样说……艾伦少校发布了对此地到维克斯堡之间将近100英里内的……所有居民的紧急警告:‘正在朝南推进的水墙非常危险,人们必须迅速到河堤上去,否则就会被淹死。’”位于格林维尔市的“伊利诺伊中央”铁路公司的负责人,已经把几十节棚车分派到三角洲各条支线,用于紧急安置。在格林维尔市之外,弗雷德?钱尼得到了决堤之水进展情况的电话报告,搬到了一节棚车里。“9点钟,我们听到了我们棚车避难所北边1英里的树林中,传来沙沙的水声。这声音与那种正在到来的暴风打头的阵风声音颇为相似。随着这声音越来越响,我浑身颤抖,想到它意味着什么,我不 ◎本书视野广阔,叙事精彩。从残酷动荡的美国内战时期,一直叙述到“大萧条”来临前蓬勃繁荣的20世纪20年代,从总统议员、富豪商贾,到气焰嚣张的三K党、私酒贩子,众多人物尽收笔端,还原了美国社会的道德图景和人生百态。 ◎全书涉及了科学探索、种族冲突、政治斗争、社会变革等各个领域,有助于从独特角度重新认识美国历史。 ◎在全球环境因人为原因日益恶化的今天,美国社会对密西西比河治理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