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把自己活成一支队伍
ISBN: 9787201142555
丽莎,原名吕丽莎,女,出生于198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就职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力资源培训及心理学研究多年。其本人对员工职业素养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心理学有深刻见解,业余坚持为管理类专栏写文章,读者群体广泛。
小心!有些让你舒适的东西可能正在毁灭你 当今时代,各种变化*新月异,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很多领域的发展速度一*千里,仿佛在该行业前行的列车上装上了10倍速的引擎;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有些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事物不可被替代,没有什么位置上的人不可被替代。 身处其中的我们,如果不能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很容易就被替代,被淘汰,被远远地甩在时代的后面。怎样让自己*从容地应对这样的时代呢?让自己成为“一支队伍”,让自己学会U盘化生存,甚至让自己进化为一艘“航空母舰”!然而,在这样的时代里,有很多人依然“沉睡”在“舒服”的状态里,并没有为危机的到来做好任何准备。 身处舒适状态时,*大多数人都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又或者想进取却迟迟不去行动。然而,无论在生活里还是职场中,长期陷于舒适状态而无法自拔,*终很容易毁灭掉自己。以我们如今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为例。*容易让人陷入毁灭性舒服状态的事情之一,是“啃老”。 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啃老”的人。大多数“啃老”的人,年龄都在二三十岁;但也有一些四十多岁的人,还在“啃老”,真让人感觉悲哀。这些“啃老”的人里,有很多是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人,但也有一些人是有正式工作和稳定收入的,但他们依然习惯于在衣食住用行等方方面面都靠着父母供养。 在“啃老”这个问题上,近些年颇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孩子让父母掏出一辈子的积蓄为自己买房。刚开始时,还有媒体和专家批评这样的年轻人,但*近居然已经有专家开始鼓吹“啃老”买房,甚至认为掏空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钱包”去买房,也是没问题的! “啃老”这件事短期来看似乎不会产生什么危害,毕竟“天塌下来”也有父母长辈去扛着,无论什么样的风雨寒热、苦难挫折,都有父母代为承*,自己只需要舒舒服服、心安理得地享*着生活和人生即可。 然而,长期来看,这样的舒服生活其实是在毁灭你的未来。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正在一步步丧失!等到有**,你的父母、长辈没有能力让你“啃老”和照顾你了,你终要靠自己去自力*生,养活自己。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很可能已经没有能力去面对和应付这个残酷的社会,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讲过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很多年以前,美国加利弗尼亚州蒙特雷镇发生过一场鹈鹕危机。一直以来,蒙特雷镇都是鹈鹕生活的天堂。然而,那一年鹈鹕的数量却骤然减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危机?生物学家刚开始认为是发生了禽鸟瘟疫,环境学家则认为是海水污染超标造成了鹈鹕数量的大幅度减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严密调查,科学家们*后发现了原因。原来,造成鹈鹕数量大幅度减少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镇上新建的钓饵加工厂。在过去,蒙特雷镇的渔民在海边收拾鱼虾时,往往会将鱼的内脏扔给鹈鹕吃。久而久之,鹈鹕变得又肥又懒,**依赖渔民的施舍过活。后来蒙特雷镇建起了一座加工厂,开始从渔民那里收购起了鱼的内脏,以作为原料去生产钓饵。结果,自从鱼的内脏可以用来卖掉以增加渔民的收入以后,渔民就不再把它喂给鹈鹕们吃了。于是乎,鹈鹕们的免费午餐没有了。 但是,鹈鹕们已经过惯了饭来张口的生活,虽然渔民已经不再给鹈鹕投喂鱼内它喂给鹈鹕们吃了。于是乎,鹈鹕们的免费午餐没有了。 但是,鹈鹕们已经过惯了饭来张口的生活,虽然渔民已经不再给鹈鹕投喂鱼内脏,但鹈鹕们依然*复一*地等在渔船附近,期盼着食物能从天而降。然而,鱼内脏再也没有从天而降过,所以鹈鹕们变得又瘦又弱,后来还饿死了很多。*可悲的是,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世世代代靠渔民的鱼内脏养活的蒙特雷鹈鹕们,早已丧失了捕鱼的本能! 那些过着“啃老”生活的人,和蒙特雷镇上这些习惯了天天吃渔民投喂的鱼内脏的鹈鹕们是何其的相似啊!如果有**,“啃老族”的父母或长辈再也无法投喂“鱼内脏”,“啃老族”也会遭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而这**必定会到来。习惯于“啃老”,后果很严重。而在职场里,如果太安于现状,长期让自己陷于安逸舒服之中,后果可能比“啃老”还要严重。 拥有硕士文凭的李磊已经在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了7年。他在这家公司里上班,薪水待遇还不错,并且有着一个“技术应用经理”的头衔,还有两个助手跟着他一起工作。在外人看来,李磊在职场上发展得还不错。然而,他却经常焦躁不安,总想换一个工作环境,觉得自己实在没法在这里待下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李磊他们三个人每天要做的事情也就是等客户的电话,随时待命为客户的机器*换损坏的电路板。对于李磊来说,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做了5年。大概是在工作了3年的时候开始,他感觉自己根本就学不到新东西了,工作内容全部是这样的**天在重复,自己几乎得不到成长和进步。 李磊逐渐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下去,他想改变。于是,他投递过一些简历出去,但像他这样已经工作了7年的人,在找一份新工作时,不免会“高不成,低不就”。对于下一家公司的工作职位也好,薪水待遇也好,他都有着*高的要求。另外,他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没有足够的信心。结果,过去这几年已经习惯了安稳、舒服的工作状态的他,由于害怕风险、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新的工作,所以尽管有公司让他去面试,他却*终都没有去。 接下来的*子里,想跳槽去一家*好的公司的念头时不时浮现,但他又总是担心自己离职后,会找不到现在这样的薪水待遇还不错、自己又游刃有余的工作。在患得患失之间,时间匆匆而逝。而他则经常感到痛苦不堪,因为他总是想起“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他知道,如果一直留在这里,看起来很安逸、舒适,但其实是在过着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生活,自己正是那被温水慢慢地煮着的青蛙,如果不能跳出“水锅”,自己*终的结局就是“死在锅里”。但是,他又舍不得这份舒服和稳定。所以,他才会常常焦虑不已。 李磊时不时会想到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在这里不妨简要地介绍一下。美国有一所大学做过这样一项实验:科研人员将一只青蛙猛地丢进装有沸水的铁锅里,结果青蛙*到了意外的强烈刺激,所以作出了迅速灵敏的反应,然后奋力一跳,跃出了锅外,拯救了自己。然后,科研人员又将这只青蛙放进了装满凉水的铁锅里,并在铁锅底下逐渐加温。只见该青蛙在温水里悠然自得地享*着温水的舒服,直到它感到锅里的水已经烫得令自己无法忍*时,它很想跃出水面,离开铁锅,可惜这时候的它已然动弹不得,*终被热水烫死了。 过于安逸往往是危机的开始。据说一个人三年不说话,就会变成哑巴,语言系统会自动丧失功能。工作能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一直很安逸地工作,一直做着简单、重复性、机械的工作,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丧失。所以,一个有思想、有目标、不断进取的人,时时刻刻都很清醒,不会被安逸的生活所俘虏,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每一份工作都是为了自己以后*好的生活作准备,*不会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断成长和提升自己。 终身雇佣的时代已经过去,没有人不可替代 在美国华尔街,有一家位列“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宣布裁员,计划裁掉五千人,除了董事长和CEO,谁都有可能被裁掉。身为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史蒂夫在裁员名单出来前,每天都忐忑不安,担心自己也会出现在裁员名单上。*终,他幸运地没有被裁掉。 他感慨道:“这次的经历现在想起来还一阵阵后怕。和我共事多年的很多同事、好友都被裁员或者降职了。这世道真的是谁都不好过啊!这一次我虽然保住了饭碗,但对企业的看法已经和以前截然不同。我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三十年,人生中*好的时光都奉献在了这里。在过去,我们觉得只要努力工作,不断为公司做出贡献,公司就一定会照顾我们,不会无缘无故炒掉我们。没想到,现在却突然被告知‘公司的任何雇员都不再有铁饭碗’了。看来,终身雇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上海,刚刚晋升为人力资源部经理的陈汉,马上便接到了董事长交给他的一个极为棘手的任务:经董事会决议,公司要裁掉一批老员工。陈汉一看名单,压力陡增,原来,这些要被裁掉的员工,都是公司里元老级的员工! 陈汉感觉**为难,在他看来,这些员工的资历甚至比自己还老,有些还是自己以前同一个部门的同事,一直都在为公司努力工作,尽职尽责。而且,他很了解 这些员工的能力,每一位都足以胜任现在的工作。于是,他找到了董事长,向他求 情,希望不要裁掉这些老员工。没想到,董事长很直接地告诉陈汉,目前人才市场 上很容易就能招到足以替代这些老员工的人才,却只需要付给相当于老员工的三分 之一的薪酬即可。 陈汉只好执行了这次裁员计划。但这件事情让他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也让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替代。 其实,不仅仅员工随时有可能被解雇,有时候连老板都有可能会被董事会的股东们踢出公司。众所周知,已故的乔布斯是**的苹果公司的创始人。1985年,乔布斯被苹果公司董事会赶出苹果公司。直到1996年,才又回了苹果公司工作。 在**也发生过一些类似的事。例如,**某大型网站的创始人就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董事会踢出了公司。在创立了这家大型网站后,这位创始人一直担任着公司的总裁、CEO和董事会董事等职务。为了网站的发展,他不断地引进新的资本,为网站这台烧钱机器提供柴火。但是有**,他所在的网站突然宣布他因为“个人原因”而辞去了CEO、总裁、董事等职务。然而,他本人对此却毫不知情。这一切,都是董事会在*作。 但*终,作为公司创始人的他,还是被董事会的股东们踢出了局,他的CEO、总裁等职务马上就被别人取代了。后来,据业内人士分析,正是他为了给网站融资,稀释了自己的股份,才导致他在董事会的发言权不断减弱,*终被踢出了公司。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没有人不可替代,即使是公司的创始人! 我们正身处市场经济的大时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竞争。资本在竞争,文化在竞争,人才在竞争,人与机器也在竞争。市场经济能良性运转的一个前提是,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储备。换言之,市场经济决定了这个市场的良性运转永远需要过剩的人力资源来降低市场风险。这很好理解,就如每台机器都应该有备用的零件,当一个零件坏了,备用的零件就可以替换上去,这样就可以令机器继续良好运转;也如每一辆汽车都要有备胎,当一个车胎坏了,备胎就可以换上去,这样就可以保证汽车继续正常行驶。 在市场经济时代,人除了与人竞争,也在与机器竞争。每一台可以替代人来工作的机器被发明出来并投入使用,就预示着机器在与人的竞争中获胜。以该项技术为生的人从此失业,必须掌握别的技能,否则就会饿死。 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经这样感慨道:“我要的是一双可以*作机器的手,怎么来了一个人呢?”对于车间一线的生产工人来说,即使拼命工作,他们对于老板来说,其价值也比不上一台高效率的机器! 18世纪,在英国,**的织布机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结果,大批工人被淘汰。工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于是发起了砸毁机器的运动,史称“卢德运动”。然而,砸毁再多高效率的机器,也阻止不了机器淘汰工人的进程。 如今,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不断地淘汰掉那些不能与时俱进、迅速改变自己去适应时代变化的人。事实上,现在很多表面看起来还欣欣向荣的行业,其实里面的大多数从业者们不久的将来都有着会失业的可能。例如,虽然现如今真人电影在美国好莱坞还能赢得高票房,但是随着动画电影的崛起,演员们已经不得不担心,当有**不拿工资的“动画演员”比真人*加适合演电影时,电影明星们都将面临着失业的危机。 也许,你的工作能力**出众:你能够用叉车叉起一杯水,且一滴水都不洒地开出半公里远;又或者你能够一个晚上就核算完公司一个月的账目……那么,假如有**老板跟你说: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了。这时,你怎么办? 在这个终身雇佣已然过去的时代,我们*大多数人都很难在一家公司里待一辈子。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公司里上班的时候,努力把工作做到*好,同时也为了未来,不断做好现在应该做的准备。怎么样的准备会比较好呢?例如我们后面会详细讲到的“学会U盘化生存”,懂得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航空母舰”型人物。 这样,万一哪**公司真的不要我们了,我们依然能信心满满、没有半点不安全感地离开。 关于当下这个时代的*佳生存方法,其实已故的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早已跟我们说过,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管理者——自我的管理者。我们不是在给别的公司打工,而是在给名为“我”的公司打工。你为工作付出的努力,都可以转化为对自己的投资,也许有朝一*你真的可以管理一家自己的公司……换言之,只要你把自己当成是一家公司来经营和投资,你就能从容应对所有的不确定性。 ★作家毕淑敏、刘瑜的推崇人生哲学,用强大的心灵助力职业生涯,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毕淑敏说:“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刘瑜说:“一个人要活成一支队伍。” 这本书说:“在机器随时会被淘汰的时代,提升自己,把自己活成一支队伍,才能通往任意门。” ★人力资源总监、**职业规划师丽莎倾心力作,帮你*快成为时代与命运的“*儿”。 本书作者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对职场规划和自我提升实践经验丰富,她的9大心法,让每个人都能练就出一个团队的战斗力,成为不可替代的职场人。 ★适合所有不想被淘汰的职场人。 无论你是初入职场的新人,有三五年经验的普通员工,工作了6-8年面临职业生涯转型的中高层,或者打算换工作想要重新开始的短期无业人员,只要你不想被时代淘汰,想要有一番作为,在选择之前不妨拿起这本书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