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人民日报2017散文精选(时光蝶影)
ISBN: 9787511555540
红*为啥打胜仗 徐贵祥 一 红*之所以称为红*,是南昌起义10个月以后的 事。1928年4月间,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毛泽 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 革命*第四*”。此后不久的5月25*,***发 出《中央通告》,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队, 可正式定名为红*……”至此,“工农革命*第四* ”就成了“红*第四*”。值得注意的是,有了第四 *,前面还有没有**、二、三*?后面还有没有第 五、六、七、N*?当时还不清楚。福建文史专家傅 柒生在《*魂》一书中解释说,因为南昌起义的主体 来自于国民革命*第四*,这支部队“北伐”时期战 功赫赫,被誉为“铁*”,朱、毛部队沿用“铁*” 番号,表明继承“铁*”的传统基因。发扬“铁*” 优良的战斗作风,是红四*战斗力旺盛的精神基础。 1929年,朱德、***率主力离开井冈山,实施 外线作战,途中打了一个大胜仗,在长汀制作了四千 套*服,这也是中国红***次统一着装,“一颗红 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就是从那个时候开 始的。当时,周边都是****和*阀部队,相继投 入兵力数十万人“会剿”。奇怪的是,红四*不仅没 有被消灭,反而越打越强,先后击毙反动*队的旅长 郭凤鸣,活捉****师长张辉瓒,抵抗了刘和鼎、 蒋光鼐、金鼎汉等部接踵而至的进*。 一个典型的战例是,1928年8月下旬,**** 趁红四*外线作战欲归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 起“会剿”。朱、毛红*下山时,带走了主力部队, **的迫击*因为打不响留给了看家的部队。后来彭 德怀做过一个保守的比较,当时敌我兵力对比大概是 30:1。8月30曰晨,敌*两个团加强一部,向黄洋界 哨口发起进*,留守部队以区区两个连的兵力,凭险 据守,连续打退多次*击。打到下午,红***所剩 无几,*后关头,战士们把那门破*找出来了,仅有 的三发*弹,前两发都是哑*。就在*望之际,一个 战士不甘心,又把第三发*弹填入*膛,奇迹就在这 个瞬间发生了,第三发*弹不但响了,还正好落在敌 *指挥部,上山之敌以为红*大部队杀回来了,连夜 逃之夭夭。解读这个战例,我们不难看出,人少不是 问题,*破不是问题,天寒地冻也不是问题。那么, 红*为什么能打胜仗,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为什么能 以弱胜强?事实上,***在战斗结束之后写的那首 诗词,就给出了答案:早已森严壁垒,*加众志成城 。众志成城,就是红*能打胜仗的根本原因。不仅众 志成城,连那门破*在关键时刻也幽了一默,真是恰 到好处,有如神助。 二 红*初创时期,打了很多胜仗,也打了一些败仗 。当然,若依实力对比和伤亡对比论成败,红*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