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2017中国散文排行榜
ISBN: 9787563959426
周明,作家,编审。陕西周至县人。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及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冰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享****特殊津贴。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顾问。先后出版散文、报告文学集《远山红叶》《雪落黄河》《山河永恋》《往事如歌》《文坛记忆》《写意凤凰》等多部。另,主编六卷本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重大事件及各界知名人士遭遇的丛书《历史在这里沉思》荣获**图书金钥匙奖。并主编多部当代散文和报告文学**作品选集。
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铁凝 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 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 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去重读他们的小说 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 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 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 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新译作《大江健三郎 讲述作家自我》,即是这样的心情。 这是一部以对话形式展开的作家自传,大江健三 郎面对采访者,坦然尽述五十年作家生涯。他的讲述 缜密而细腻,深邃而质朴。你甚至能够听得见他平缓 却并不滞重的语调,这使我不断想起和大江健三郎先 生两次印象深刻的见面。 **次是在二〇〇〇年初秋,***外 文所为应邀来访的大江先生举办作品研讨会,我和数 位作家同行被邀请参会。那时我刚从俄罗斯旅行回来 ,旅途中阅读的**一本小说即是大江先生的《燃烧 的绿树》。还记得那天研讨会的气氛庄重、朴素,热 烈。大江先生身着典雅、内敛的黑色正装,安静地坐 在那里,倾听中国同行对他作品的评价,神情专注而 谦逊,还有些许拘谨。当时,正是这些许的拘谨打动 了我,我仿佛从中看到了一位真正的文学大师不事表 演的心灵本色。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大江先生婉拒 研讨会设午宴,他建议与会者以盒饭为午餐,说这样 既简朴又节约时间。于是我们每人都拿到了一份盒饭 。写作几十年,我也算参加过一些研讨会,似乎极少 经历过盒饭午餐。 第二次和大江先生见面是二〇〇六年十月,我应 邀同中国社科院代表团一道儿,赴东京参加*中文化 交流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东京会馆的纪念 酒会结束后,大江先生特别邀请代表团一行有半小时 恳谈。那天的大江先生仍然是典雅的黑色正装,他比 六年前多了些温和,而且*健谈了。我们围坐在酒店 一隅的一张长桌边,细心的大江先生还专为大家叫了 茶和点心。那天的恳谈,大江先生说起了少年时*母 亲的影响阅读鲁迅的小说,说起对鲁迅先生的敬仰, “孔乙己”“咸亨酒店”这些名字从小他便熟知。当 说到有一次母亲很自豪地告诉他,“你父亲会写三种 茴香豆的‘茴’字”时,大江先生笑起来。那一瞬间 他的笑既开心又天真。他还讲起对钱钟书先生的尊敬 ,对莫言作品的尤其喜爱。然后大江先生把目光转向 我说:“我们的两次见面,你给我的印象是年轻、勇 敢。中国的女作家是不是都很勇敢呢——敢于向年长 者发问?”和大江先生的年龄相比,我是年轻的。说 到勇敢,我想起在六年前的那次研讨会上,会前我和 一位文坛前辈的悄声对话一定让大江先生感到有趣, 我惊异于他敏锐的观察力。但让我*加感动的是,大 江先生对当代中国作家的美好情感和热切期望。我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