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10.18
折扣购买: 刘伯温传(大明帝师开国记)
ISBN: 9787509362143
京城说书匠,地道京片子,平日喜好钻研历史典故,博览群书。用独特的语言风格解读历史人物,为读者讲述不一样的历史。
据说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就产生了扩建南京城的 想法,但是由于当时国库空虚,这件事情就只能无限 期地搁浅下去。 后来,这件事情让沈万三知道了,他就自告奋勇 ,愿意出一半的经费,帮助朱元璋修筑南京城。 从这个方面看,沈万三虽然有钱,但他绝对不是 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按照现在的说法,沈万三绝对是 一个开明的绅士,而对于这种忠心耿耿、一心报国的 商人,朱元璋就算是不给他一个实缺,也应该给他一 些表彰吧。 殊不知,朱元璋没有给他任何官职,还要了他的 命! 原来,在修完南京城的时候,沈万三就有点飘飘 然了,他还想再干一些漂亮的事情,希望继续得到皇 帝的表彰。 于是,他直接蹦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启奏 皇上,我想犒赏三军。” 当然了,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皇上,我 想自己找死。”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朱元璋真没有把这句话 当回事,他只是笑着说道:“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 之乎?”哪知道朱元璋话音未落,沈万三居然豪爽地 回答道:“愿每军犒金一两!” 完了,神仙也没得救了。 沈万三的这番豪言壮语不仅让朱元璋吃了一惊, 更是深深地印入了他的脑海里。这个小小的商人,居 然要去犒赏三军,这不是要收买军心吗? 最后,朱元璋越想越不对劲,就起了诛杀沈万三 的心。后来,由于宅心仁厚的马皇后百般劝阻,朱元 璋才网开一面,放了沈万三一马。但是,死罪可免, 活罪难逃,朱元璋就把他一家发配到了云南,沈万三 最终惨死在了那里。 后来,在坑死沈万三,筹足资金,修建完城墙后 ,看着这高大巍峨的城墙,朱元璋兴高采烈地对刘伯 温说道: “如此高大的城墙,普天之下,谁能翻越过来? ” 刘伯温若有所思地说道:“臣见都城防守严密、 无懈可击,只恐燕子能够飞来。”那个意思是说,只 有燕子能够飞越这个城墙。 “是呀,爱卿所言极是,只有那天上的飞燕,才 能够飞过这里吧,哈哈哈哈……” 此时对于朱元璋而言,他根本就没有听懂刘伯温 的话,因为这里的燕子是刘伯温的一个预言。 建文四年(1402年),在南京城的一片血雨腥风 之中,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成为这个皇宫的新 主人,并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永乐。 而在成为皇帝之前,朱棣的封号就叫作“燕王” 。而他本人,就是刘伯温口中能够飞过这座城墙的“ 燕子”。 独断专行,就是找死! 事实上,自从明朝建国后,刘伯温真正的工作不 是勘测风水、修建皇宫、管理后勤等琐碎事宜,更不 是天气预报。 刘伯温真正的工作是作为太史令掌管整个御史台 。 那么,刘伯温掌管的御史台到底是一个什么部门 呢? 明朝的御史台,最早起源于西汉的御史府,后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名称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东汉 时期,称之为宪台;唐朝的时候,称之为肃政台;明 朝时称之为御史台;清朝时候称之为都察院。 不管名称如何变化,机构的职务是大体不变的, 即纠察百官善恶,判断政治得失。 事实上,刘伯温确实没有让朱元璋失望。 然而,刘伯温要是“独断专行、先斩后奏”了, 朱元璋就会非常失望。 P61-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