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我效能的创业创新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的创业创新研究
作者: 阮爱清|责编:李晓红
出版社: 经济日报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4.79
折扣购买: 基于自我效能的创业创新研究
ISBN: 978751960963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基本理论与概念 2015年以来,创新创业理念越来越为人们熟知,并 迅速扩散和发展,大众最为熟知的当属“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的口号。而且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发 展的需要,创新地位越来越突显。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 纲领性文件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 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一、创业自我效能 创业是一个紧扣时代脉搏的事情,同时创业又是极 具个人特色的事情。 所谓个人特色,最为典型的体现就是在创业意图与 创业自我效能方面。本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创业者创 业意图与创业自我效能方面。 创业意图就是创业者为什么创业,即创业目的,它 是创业行为的认知镜头,是最靠近创业行为的预测量( Ajzen,1991)。 创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感觉的创业能力(Zhaoetal. ,2005),可以通过多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测度。创业自 我效能是创业者相信自己能够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 的信念(Chenetal.,1998)。Chenetal.(1998, p.312)认为创业自我效能ESE相比人格特征有更好的预 测力,因为ESE指的是对个人和环境的创业任务特性的 个人能力的认知评价。Mcgeeetal.(2009)也提出了这 样一个相似的论点。此外,高度有效的个人不仅喜欢具 有挑战性的活动,而且在这些追求中能展现更高的保持 力(Bandura,1997)。事实上,高度有效的人可能将 挫折当成学习经历而不是个人的失败(Bandura,1986 ;Seligman,1990)。 因此,那些被认为高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容易 打算开始自己的业务,并实际上长远地从事这些行为。 事实上,自我效能感与机会识别和冒险有关系 (KruegerandDickson,1994)。 关于创业自我效能ESE是怎样形成的, WoodandBandura(1989),Zhaoetal.(2005)认为 ESE受到经验的影响,Bandura’s(1986)的社会认知 理论认为高自我效能感能引导行为、塑造行动的过程, 并在面对障碍时提高毅力(Bandura,1999)。根据社 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信念是通过四种方式发展和加强 的:(1)以往的熟练程度;(2)替代经验或是榜样; (3)主观规范或是社会劝说;(4)生理状态 (WoodandBandura,1989)。 在这些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许多实证研究都集中在 创业教育对自我效能认知的影响(Bergmanetal., 2011;Florinetal.,2007;Oosterbeeketal.,2010 ;PetermanandKennedy,2003;VonGraevenitzetal. ,2010;Wilsonetal.,2007;Zhaoetal.,2005)。 众多学术机构也有同样想法,意欲通过创业课程提高毕 业生的创业自我效能ESE。许多研究已经确定了创业教 育课程对个人ESE观念的积极影响 (PetermanandKennedy,2003;VonGraevenitze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