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1部李唐开国)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1部李唐开国)
作者: 北溟玉|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42.00
折扣购买: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1部李唐开国)
ISBN: 9787520542869

作者简介

北溟玉,原名李永庆,内蒙古武川人士,文史传记作家,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大众历史新锐作家。自认是一个有趣的人类男性个体,一个固执的码字民工,一个芸芸人海里的路人甲,一个新时代里的孔乙己。《自嘲诗》:“本是后山人,偶做京华客。卌载浮沉忙淘漉,滋味百般尝。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如此这般也如意,不怨老天错。”已出版《大唐乱世》、《血色宣武门》。北溟玉笔下的唐史,文字优美而不失草根风味,格调诙谐而不失庄重,所撰文章多次登上新浪、网易、凤凰等知名网站首页,点击率高达数百万。

内容简介

01.隋朝分崩 说唐,绕不开隋!主要 原因有两个。 第一,唐承隋制。 如果把唐比作一颗恒星 ,那隋就是一颗流星,虽然 倏忽即逝,但刹那光华永驻 人心。从公元220年曹丕篡 汉算起,刨去西晋短暂统一 的37年,历经三足鼎立、“ 五胡乱华”、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并立,直到589年隋 灭南陈,中国经历了一段长 达332年的大分裂。这段大 分裂的终结者就是隋朝。 隋一度非常强大,强大 的原因是有—套行之有效的 制度。隋朝发扬光大的均田 制、租调制、府兵制和开创 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 均为大唐所继承,并推动唐 帝国走向强盛。借用牛顿的 话,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 为站在了隋这个巨人的肩上 。 第二,隋的疲软成就了 唐的坚挺。 我国历史上有三个短命 王朝——秦、西晋和隋。西 晋好歹撑了五帝51年,秦和 隋都是二世而亡,一个14年 ,一个37年,最为相似,也 最为典型。 秦和隋主要有三个相似 之处:第一,初代都是不世 出的人杰。如果给历代开国 君主做个大排名,秦始皇赢 政妥妥第一,隋文帝杨坚铁 定前十。第二,二代都是挤 掉长兄上位的。胡亥干掉了 扶苏,杨广扳倒了杨勇。第 三,初代留下的殷实家底儿 ,都在极短时间内被二代败 光了。胡亥亡秦用了3年, 杨广亡隋用了14年。 但,一个显著的区别是 :胡亥是个废材,杨广却是 个人才。 有人表示质疑,杨广是 人才吗?《隋史》载:“上 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 于诸子中特所钟爱。”“上好 学,善属文,沉深严重,朝 野属望。”意思就是说,杨 广不仅长得帅,而且打小就 聪明好学,写得一手漂亮文 章,朝野内外对他认可度很 高。 大家都知道杨广是个帝 王,却不知他还是个诗^, 并且是个优秀的诗人。他曾 作诗云: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 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 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 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 妃。 杨广给这首诗起了一个 小清新的名字一《春江花月 夜》。后来,唐朝文艺青年 张若虚也写了一首同名诗, 赢得了“孤篇盖全唐”的美誉 。 你以为杨广只会写这种 阴柔的诗吗?非也!人家最 擅长的可是刚猛的诗——边 塞诗,代表作《饮马长城窟 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 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 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 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 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 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 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 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 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 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 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 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 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 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 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 前。 好吧,就算杨广是个人 才。那么问题来了:用人才 做接班人,怎么反而亡国了 ? 须知,当皇帝,无能, 不行;太有才了,也不行! 杨广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典型到什么程度呢?他公 然对大臣们说:“我特别不 喜欢臣子进谏。达官进谏是 为了虚名,这种我尤其讨厌 。至于那些卑贱的进谏之人 ,我虽然没那么苛刻,但决 不会重用他们。”历代皇帝 普遍不喜大臣进谏,但明目 张胆这么讲的,只有杨广一 人。 在他眼中,所有人都是 他的提线木偶,他不需要他 们叽叽歪歪,只要按照他的 指示落实就好了。这么做的 结果必然是走陂端,对起来 很对,错起来也会错得很离 谱。杨广曾经对过,但最终 还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头也不 回地狂奔了。 刚愎自用的他有两大爱 好——大兴土木和大动干戈 。 从大业元年到六年,杨 广致力于工程建设,短短六 年间的工程量便超过了唐朝 289年的总和。唐朝没修洛 阳,是因为杨广早给他们建 了一个新的。唐朝没凿大运 河,是因为杨广给他们凿好 了。唐朝没开太行山,是因 为杨广替他们开过了。唐朝 没修长城,还是因为杨广为 他修好了。 杨广还是个资深驴友, 年年都要出巡,曾三游江都 、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 至涿郡(今河北涿州),在 帝都大兴(今陕西西安)与 东都洛阳之间更是往返频仍 。每次出游,他都要大造离 宫别苑。 大兴土木势必造成人力 、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六年间,总计征发民工不下 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 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 于役”的惨象。他爹老杨抠 抠搜搜省了一辈子,取之尽 锱铢,杨广却视金钱如粪土 ,用之如泥沙。 大兴土木虽然太烧钱, 但,对富得流油的隋朝而言 ,还不至于伤筋动骨。真正 让大隋朝重症缠身的是另一 个“大”——大动干戈。 杨广即位以来,北却突 厥,南灭流求,西定吐谷浑 ,真是大开大合,牛气哄哄 。但他觉得不过瘾,还想整 把大的,就盯上了不听话的 东邻——高句丽。 P2-5 北溟玉坚持微观写史的思路,深耕10年,述晚隋全唐300年间人事。全书四梁八柱、脉络清晰,文风平白不失趣味,见人见事见思想,写生写真写人性,读之可以佐酒,思之犹可回甘,实为近年少有之通俗历史佳作。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一部:李唐开国》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二部:贞观之治》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三部:日月星辰》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四部:女皇则天》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五部:开元天宝》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六部:藩镇铁幕》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七部:四祸叠加》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八部:长河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