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岁月静好安然若素(精装典藏版)(精)/梁实秋文集
ISBN: 9787568249416
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治华,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周刊。梁实秋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辍,其中散文创作尤为突出,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纪录,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沉思录》,是国内首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 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书房的用途是庋藏图 书并可读书写作于其间,不是用以公开展览借以骄人 的。“丈夫拥书万卷,何暇南面百城!”这种话好像 是很潇洒而狂傲,其实是心尚未安无可奈何的解嘲语 ,徒见其不丈夫。书房不在大,亦不在设备佳,适合 自己的需要便是,局促在几尺宽的走廊一角,只要放 得下一张书桌,依然可以作为一个读书写作的工厂, 大量出货。光线要好,空气要流通,红袖添香是不必 要的,既没有香,“素腕举,红袖长”反倒会令人心 有别注。书房的大小好坏,和一个读书写作的成绩之 多少高低,往往不成正比例。有好多著名作品是在监 狱里写的。 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 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 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 香,没有尘嚣市扰。《太平清话》:“李德茂环积坟 籍,名日书城。”我想那书城未必能和褐木庐相比。 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柜里,柜比人高, 但不及栋。我记得藏书是以法文戏剧为主。所有的书 都精装,不全是buckram(胶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 牛皮装订(haIf calf,00ze calf,etc.),烫金的 字在书脊上排着队闪闪发亮。也许这已经超过了书房 的标准,微近于藏书楼的性质,因为他还有一册精印 的书目,普通的读书人谁也不会把他书房里的图书编 目。 周作人先生在北平八道湾的书房,原名苦雨斋, 后改为苦茶庵,不离苦的味道。小小的一幅横额是沈 尹默写的,是北平式的平房,书房占据了里院上房三 间,两明一暗。里面一间是知堂老人读书写作之处, 偶然也延客品茗,几净窗明,一尘不染。书桌上文房 四宝井然有致。外面两间像是书库,有十个八个书架 立在中间,图书中西兼备,日文书数量很大。真不明 白苦茶庵的老和尚怎么会掉进了泥淖一辈子洗不清! 闻一多的书房,和“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一样, 充实、有趣而乱。他的书全是中文书,而且几乎全是 线装书。在青岛的时候,他仿效青岛大学图书馆庋藏 中文图书的办法,给成套的中文书装制蓝布面,用白 粉写上宋体字的书名,直立在书架上。这样的装备应 该是很整齐可观,但是主人要做考证,东一部西一部 的图书便要从书架上取下来参加獭祭的行列了,其结 果是短榻上、地板上、唯一的一把木根雕制的太师椅 上,全都是书。那把太师椅玲珑帮硬,可以入画,不 宜坐人,其实亦不宜于堆书,却是他书斋中最惹眼的 一个点缀。 潘光旦在清华南院的书房另有一种情趣。他是以 优生学专家的素养来从事我国谱牒学研究的学者,他 的书房收藏这类图书极富。他喜欢用书护,那就是用 两块木板将一套书夹起来,立在书架上。他在每套书 系上一根竹制的书签,签上写着书名。这种书签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