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录学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中国目录学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 姚名达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4.25
折扣购买: 中国目录学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ISBN: 978710009907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曰通。通者,流通于“四部”之内也,事有繁于古而简于今,书有备于前而略于后。故一《史记》也,在太史公之撰著,与裴驷之《注》,司马贞之《索隐》,张守节之《正义》,皆各为一书者也。今正史则兼收之,是一书而得四书之实矣。一《文选》也,昭明之《选》,与五臣之《注》,李善之《补》;皆自为一集。今行世者,则并刻之,是一书而得三书之用矣。所谓以今之简,可以通古之繁者,此也。至于前代制度,特悉且详,故典故、起居注及仪注之类,不下数百部;而今且寥寥也,则视古为略矣。故附“记注”于“小史”,附“仪注”于“国礼”,附“食货”于“政实”,附“历法”于“天文”,此皆因繁以摄简者也。古人解经,存者十一。如欧阳公之《易童子问》、王荆公之《卦名解》、曾南丰之《洪范传》,皆有别本,而今仅见于文集之中。惟各摘其目,列之本类,使穷经者知所考求,此皆因少以会多者也。又如《靖康传信录》、《建炎时政记》,此“杂史”也,而载于李忠定之《奏议》;《宋朝祖宗事实》及《法制人物》,此“记传”也,而收于朱晦翁之《语录》。如罗延平之集,而《尊尧录》则史矣;张子韶之集,而《传心录》则子矣。他如“琐记”、“稗史”、“小说”、“诗话”之类,各自成卷,不行别刻,而附见于本集之中者,不可枚举。即如《弁州集》之《艺苑卮言》、《宛委馀编》,又如《冯元敏集》之《艺海洞酌》、《经史稗谭》,皆按籍可见,人所知也。而元美之《名卿迹记》、元敏之《宝善编》,即其集中之小传者。是两书久已不行,苟非为之标识其目,则二书竟无从考矣。凡若此类,今皆悉为分载。特明注原在某集之内,以便简阅,是亦收藏家一捷法也。   一曰互。互者,互见于“四部”之中也。作者既非一途,立言亦多旁及。有以一时之著述,而倏尔谈经,倏而论政;有以一人之成书,而或以摭古,或以征今,将安所取衷乎?故同一书也,而于此则为本类,于彼亦为应收;同一类也,收其半于前,有不得不归其半于后。如“皇明诏制”,制书也,“国史”之中固不可遗,而“诏制”之中亦所应入。如《五伦全书》,敕纂也,既不敢不尊王而入“制书”,亦不可不从类而入“纂训”。又如《焦氏易林》、《周易占林》,皆“五行家”也,而《易》书占筮之内亦不可遗。又如王伯厚之《玉海》则《玉海》耳,郑康成之《易》、《诗》地理之考,《六经天文》,《小学绀珠》,此于《玉海》何涉?而后人以便于考览,总列一书之中,又安得不各标其目,毋使溷淆者乎?其他如《水东日记》、《双槐岁钞》、陆文裕公之《别集》、于文定公之《笔麈》,虽国朝之载笔居其强半,而事理之诠论亦略相当,皆不可不各存其目,以备考镜。至若《木钟台集》、《闲云馆别编》、《归云别集》、《外集》、范守己之《御龙子集》,如此之类,一部之中,名籍不可胜数;又安得概以集收,溷无统类?故往往有一书而彼此互见者,同集而名类各分者,正为此也。余所诠次,大略尽是。聊引其端,庶几所称详而核,杂而不厌者乎!《绍兴先正遗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