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全鉴(珍藏版)(精)

闲情偶寄全鉴(珍藏版)(精)
作者: (清)李渔|译者:东篱子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闲情偶寄全鉴(珍藏版)(精)
ISBN: 978751806328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词曲部 结构 小序 【原文】 填词一道①,文人之末技也。然能抑而为此,犹觉愈 于驰马试剑,纵酒呼卢②。孔子有言:“不有博弈者乎? 为之犹贤乎已。”博弈虽戏具,犹贤于“饱食终*,无所 用心”;填词虽小道,不又贤于博弈乎?吾谓技无大小, 贵在能精;才乏纤洪,利于善用。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 ,亦可成名,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 谈③,著书惟供覆瓿之用④,虽多亦奚以为?填词一道, 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词曲 擅长,遂能不泯其国事者。请历言之。高则诚、王实甫诸 人,元之名士也,舍填词一无表见。使两人不撰《琵琶》 《西厢》,则沿至**,谁复知其姓字?是则诚、实甫之 传,《琵琶》《西厢》传之也。汤若士,明之才人也,诗 文尺牍,尽有可观,而其脍炙人口者,不在尺牍诗文,而 在《还魂》一剧。使若士不*《还魂》,则当*之若士, 已虽有而若无,况后代乎?是若士之传,《还魂》传之也 。此人以填词而得名者也。历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 ,“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 。《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唐则诗人济济, 宋有文士跄跄,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元有 天下,非特政刑礼乐一无可宗,即语言文学之末,图书翰 墨之微,亦少概见。使非崇尚词曲,得《琵琶》《西厢》 以及《元人百种》诸书传于后代,则当*之元,亦与五代 、金、辽同其泯灭,焉能附三朝骥尾⑤,而挂学士文人之 齿颊哉?此帝王国事,以填词而得名者也。由是观之,填 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 近*雅慕此道,刻欲追踪元人、配飨若士者尽多⑥, 而究竟作者寥寥,未闻*唱。其故维何?止因词曲一道, 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暗室无灯,有眼皆同瞽目 ,无怪乎觅途不得,问津无人,半途而废者居多,差毫厘 而谬千里者,亦复不少也。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 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独 于填词制曲之事,非但略而未详,亦且置之不道。揣摩其 故,殆有三焉:一则为此理甚难,非可言传,止堪意会。 想入云霄之际,作者神魂飞越,如在梦中,不至终篇,不 能返魂收魄。谈真则易,说梦为难,非不欲传,不能传也 。若是,则诚异诚难,诚为不可道矣。吾谓此等至理,皆 言*上一乘,非填词之学节节皆如是也,岂可为精者难言 ,而粗者亦置弗道乎?一则为填词之理变幻不常,言当如 是,又有不当如是者。如填生旦之词,贵于庄雅,制净丑 之曲,务带诙谐:此理之常也。乃忽遇**放佚之生旦, 反觉庄雅为非,作迂*不情之净丑,转以诙谐为忌。诸如 此类者,悉难胶柱。恐以一定之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 ,是以宁为阙疑,不生蛇足⑦。若是,则此种变幻之理, 不独词曲为然,帖括诗文皆若是也。岂有执死法为文,而 能见赏于人,相传于后者乎?一则为从来名士以诗赋见重 者十之九,以词曲相传者犹不及什一,盖千百人一见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