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追光——我与《光明日报》四十年

艺坛追光——我与《光明日报》四十年
作者: 仲呈祥|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艺坛追光——我与《光明日报》四十年
ISBN: 9787521228540

作者简介

"仲呈祥 1946年生于沪、长于蜀,新时期求学求职于北京,曾从师朱寨学过中国当代文学史、从师钟惦棐学过电影美学,任过中国文联第八届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首届主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副总编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组召集人等职。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研究员。 著有《当代文学散论》《“飞天”与“金鸡”的魅力》《自厚天美》《仲呈祥演讲录》《审美之旅》《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文苑问道——我与<人民日报>三十年》《艺苑问道》等20余种,力倡“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像、贵在自觉、重在引领、胜在自信”。"

内容简介

"第5页:文艺批评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力戒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第14页:批评家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对作家的作品尽可能做出实事求是的、具有真知灼见的美学分析,使作家能够真正从中获益。这样,我们的文坛,就会更加活跃;我们的创作,就会更加繁荣。 第21页:马识途讽刺近作的艺术力量,源于生活真实的土壤。他创作的“基点”在生活,“力点”在生活基础上的典型化。他致力于用笔撕破不合理事物虚假的外在形式,暴露其无价值的真实内容,再以这种真实内容去讽刺、嘲笑外在形式的虚假性。 第64页:《半边楼》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和现状,进行了相当全面的艺术表现。它直面人生,开拓未来,感人至深,促人向上,堪称一部社会内涵颇为丰富深邃而又具有较高艺术魅力的电视室内剧。 第98页:那种一味消极顺应某些读者观众中尚存的落后的、不健康的审美需求和鉴赏心理,以发行率、收视率的高低为判断作品成败唯一标准的观点,是完全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宗旨的。 第193页:快感往往直接影响收视率,但快感只是审美的途径,美感才是审美的宗旨。快感过度之时,伴随而来的往往是精神反思能力的衰减。荧屏上的“过度娱乐化”现象,应当休矣! 第244页:坚守中华民族独特的电影发展道路,坚守中华文化倡导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电影审美观和价值观,这是最为紧要的无价之宝。当下,我们切莫为了百亿票房,而在不知不觉中拱手交出了中华文化的电影审美权和道义权。 第340页:面对新时代,中华民族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开启下一个四十年。只要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像,贵在自觉,重在引领,胜在自信”,我们就一定能在文化、文艺建设上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旨在讲真话,述真情,求真理! 通俗自然的批评语言、审慎严谨的批评态度、温暖宽厚的整体风格 通过本书,可以掌握中国文艺界近四十余年的历史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