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西苑
原售价: 31.80
折扣价: 19.00
折扣购买: 打开天窗说靓话/欣资鉴水风筝文丛
ISBN: 9787801089892
梅哲,本名曹振强,男,北京人,1955年出生。当过知青,做过工人,下过商海,拉过广告,干过编辑记者,搞过电视节目策划,现为职业作家。1982年开始业余创作,发表小说。1997年后专事写作。近年,先后在全国各地几百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评论、随笔、纪实作品400多万字,多次获奖。主要著作有《别拿隐私当回事》等多部。
2000年1月1日,多云间阴早晨,看窗外灰蒙蒙 ,没有各路传媒 大肆渲染新千年曙光如何灿烂的景象。昨晚,我没有 等待新年钟声的 敲响就睡觉了。心里盘旋着一缕说不清道不明的忧伤 ,估计和自己不 太愿意迈进45周岁的门槛有关。不知什么时候,青少 年时代盼望自己 快些长大的愿望早以被时间飞逝的残酷所取代,尽管 还没有对时光流 逝产生过度的惶恐,但不安却有了。另外,还有一丝 逆反心理在作怪, 总觉得日子就是日子,元旦也罢,新年也好,何必人 为赋予必然来到 的日子某个意义呢? 10点钟,我打开电脑开始写作。只要不外出采访 或上邮局买信封 邮票取稿费,自己的作息时间雷打不动,刻板得要死 ,连双休日也是 如此。有时候,为自己的这种刻板感到惊讶,至于那 么紧张吗?但这 种刻板实在是一种有意为之,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 自从3年前离开 单位,悠闲早已成为往事,每天必须要写作。对于一 个卖文为生者来 说,与单位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固定的工资收入、住 房、医疗、各种 劳保统统没有了。单位人可以悠哉地享受节假日,因 为到时候保证可 以领到工资;而自己没有任何保障,所以要不停地写 。否则,养家糊 口的收入从何而来?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好像还要承受更多的精神重 负,尽管可以不 看别人的脸色,但要面对自己的心灵。在计划经济的 框子里生活了几 十年,已经习惯了,猛然把框子取消了,会觉得无所 适从,北京话叫 “找不到北”。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浓重的失落感和 深刻的孤独感。毕 竟,人生中最灿烂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计划经济时代, 而作为群居动物 的人,闭门写作的生活简直和牢狱差不多。而且,卖 文为生者与传统 意义上的作者大不一样。过去在单位,即便是业余作 者也有固定收入, 犯不着为生计发愁,写作只不过是一种嗜好。要知道 ,那种拿工资专 事写作的生活状态曾经令自己心仪多年,困扰自己的 正是那种旧式 情结。 自从卖文为生以来,非但没有享受一天文人津津 乐道的散淡闲。 逸,反而把自己推人了一个时刻紧张的境地,内心的 弦总是绷得很紧。 与早年问神往的那种慵懒散淡相距甚远,整个生活状 态毫无舒缓与悠 闲,以致于忍不住嘲讽自己最初爱文学是有毛病。的 确,文学曾经给 自己带来愉悦和快乐,但因此而来的却是更多痛苦。 更重要的是,写 作一旦成为赚钱的方式就变了味,原本的浪漫被紧巴 巴的劳作挤压跑 了,连发表文章的成就感也丧失了。 一个靠稿费生活的人,只有将稿件卖掉,卖出好 价钱才能生存。 然而,一篇一万字的小说,《北京文学》只给400元 ,还不及在《家 庭》发篇千字文。这就为自己喜欢文学蒙上了一层悲 剧色彩,想写的 挣不到钱!难道自己真的为流行报刊写一辈子?这根 本不符合自己的 初衷。 我是主动离开单位的,觉得在框子里受约束。当 时人们不理解, 自己我行我素,结果,现在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作为 抱怨和倾诉的对 象。其实,这个选择是在自己经历了下乡当知青、回 城做工人、辞职 经商、在杂志社当编辑记者之后的选择,应该说是一 种理性认识,本 该无怨无悔。可最终却因为内心需求和生存现实发生 冲突而痛苦不 堪。双重的精神夹击令自己困顿、更令自己无奈。生 活中有很多遗憾, 但选择人生道路的遗憾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要为这种 选择承受原本不 该承受的承受。 好在自己对这点是清醒的,虽然痛苦但能承受。 按理说,作者在 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制作作品的手艺人。因为作品是 要进人流通领 域,按着经济规律,凡进人流通领域的就具有交换的 属性。那么,文 化作品最终要进人市场,再高雅的作品也是商品,市 场经济不应该让 政府拿钱养活写作的人。感谢这个时代吧! 计划经济时代,“卖文为生”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生存方式 的多样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与日递增。自己在日渐 宽泛的文化市场 拥有了立足之地,不但减轻了国家的就业负担,也丰 富了读者的阅读 空间,好事一桩呀!还纠缠什么呢?是不是被没完没 了的写作搅昏了 头,来不及梳理自己纷乱的思绪,一晕菜就拿自己当 回事! 关闭电脑的时候已是下午4点多钟,窗外显现出 暮色将至的灰暗。 流动的时光带走了自己心中的困惑和一切琐碎的 卑微,我重新获得了天空一样浩瀚宽阔的胸怀。 日子只是日子,时间的流逝自己管不了,但生命 的积累却靠每个 普通的日子,自己能够把握的是在有限的生存期限内 多做些事。2000 年元旦是新千年的开始,意味着自己仍要不断写作。 在久长的时间星 空中,自己的两万多天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 就尽量让这瞬间 多发出些许的光芒。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