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2.30
折扣购买: 死于昨日世界(精)
ISBN: 9787542664457
李静睿,出生于四川自贡,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曾做八年法律记者,现专业写作。第二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北方大道》《小城:十二种人生》,随笔集《愿你的道路漫长》,长篇小说《小镇姑娘》《微小的命运》。
《昨日的世界》写于1939年至1940年,在那两年中,茨威格失去奥地利国籍,先去英国,再到美国,最后抵达巴西。他喜欢巴西,觉得欧洲虽然沦亡,但欧洲文明所创造的一切能够在南美以其他新的形式得到延续,“我在南方的十字星座下又重新开始有了希望和信仰”。在这本书的开篇,茨威格用他惯有的蛊惑人心的文字说:“纵使我们今天怀着惘然若失、一筹莫展的心情,像半个瞎子似的在恐怖的深渊中摸索,但我依然从这深渊里不断仰望曾经照耀过我童年的昔日星辰,并且用从父辈们继承下来的信念安慰自己:我们所遇到的这种倒退有朝一日终将成为仅仅是永远前进的节奏中的一种间歇。” 作家的乐观主义有时候是一种谎言,与其说想欺骗读者,不如说是想麻痹自我。文字创造泡沫,生活却戳穿它,写下上述饱含信念的文字后不久,在给朋友写的信中,茨威格坦承“出于绝望,我正在写自己一生的历史”。1942年2月22日,他和第二任妻子服毒自杀,没有看到这个世界从倒退再次恢复前进的那一天。 茨威格选择用最激烈的方式死去,与自己曾经眷恋的一切告别,但和其他犹太人相比,很难说他经历过什么真正的苦难:他出生于巨富之家,一直沉浸在文学和艺术的志趣之中,连拉丁文语法书的封皮里,都夹上里尔克的诗。十七岁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二十六岁成为德语世界最重要的岛屿出版社的固定作者。从来没有经历过为出版和出名焦虑的时期,茨威格自己也不无骄傲地说过:“我的每一本书,当它第一天在德国公开发行时,就要销售两万册,而且报纸上还没有登过任何广告。”一战时他写出反战剧本《耶利米》,茨威格一心等待来自读者的强烈抗拒,但这本书首印的两万册依然很快销售一空,他让人生气地写下:“我曾有一切的思想准备,只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1.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得主李静睿,继处女作《愿你的道路漫长》之后,推出第二部思想随笔集《死于昨日世界》,书写六年间的“阅读印记”,思考他人如何成为他人,回顾自己如何“慢慢变成了自己”。 2. 这是一次道路漫长的“文学履途”——重读经典之作,认识那些注定失败的英雄:舍伍德、陀思妥耶夫斯基、茨威格、加缪、凯尔泰斯、奥兹、米沃什、马内阿、肖斯塔科维奇、沈从文……探寻他们的个性、作品与所处时代、周遭环境的关系,“知道别的人在相似境遇中如何做出选择,知道这些选择哪些通往尊严,哪些徒留悔恨”。 3. 这是一本严肃的“阅读笔记”,又是一本坦诚的“成长之书”——从阅读他人的故事,到活出自己的生活;从反思深幽纠结的人性、错综复杂的社会议题,到面对日常中的“烦恼、爱情、事业”;李静睿在《死于昨日世界》中展示了如何与书中的心灵对话,让自己的心智从懵懂走向清明,心志从摇摆走向坚定。 4. “我不喜欢我自己,但我还是喜欢读书”——在这里,有爱情的博物馆,有失败的乌托邦,有不一定受罚的罪;有人选择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总而言之不醒”;有人选择在众生喧哗的噪声中,“强迫自己继续回忆,即使有些往事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