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茅箭药用植物志

湖北茅箭药用植物志
作者: 杨光明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299.00
折扣价: 209.30
折扣购买: 湖北茅箭药用植物志
ISBN: 9787568081368

作者简介

杨光明,男,副主任医师,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十堰市茅箭区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主任,主持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

内容简介

1.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 别名:山核桃 一、形态特征 乔木或有时呈灌木状,高达12-25米,胸径达1-1.5米;幼枝灰绿色,被腺毛,髓心薄片状分隔;顶芽裸露,锥形,长约1.5厘米,黄褐色,密生毛。奇数羽状复叶,通常40-50 厘米长,叶柄及叶轴被毛,具9-17枚小叶;小叶近对生,无柄,硬纸质,卵状矩圆形或长卵形,长8-15厘米,宽3-7.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斜圆形或稍斜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星状毛,上面稀疏,下面浓密,中脉和侧脉亦有腺毛,侧脉11-17对。雄性葇荑花序生于去年生枝顶端叶痕腋内,长可达18-25厘米,花序轴有疏毛;雄花被腺毛,雄蕊约13枚左右,花药黄色,长约1毫米,有毛,药隔稍伸出。雌性花序直立,生于当年生枝顶端,后来伸长达8-15厘米,雌花排列成穗状。雌花密生棕褐色腺毛,子房卵形,长约2毫米,花柱短,柱头2深裂。果序常具6-10(13)个果或因雌花不孕而仅有少数,但轴上有花着生的痕迹;果实卵形或卵圆状,长3-4.5(-6)厘米,外果皮密被腺毛,顶端尖,核卵状或阔卵状,顶端尖,内果皮坚硬,有6-8条纵向棱脊,棱脊之间有不规则排列的尖锐的刺状凸起和凹陷,仁小。花期4-5月,果期8-10月。 二、产地、生长环境与分布 茅箭区山区均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800-2000米的杂木林。 三、药用部位 野核桃种仁。 四、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未成熟绿色果实或成熟果皮,鲜用或晒干。 五、性味 味辛、 微苦,性平,有毒。归胃经。 六、功能主治 野核桃油:润肠通便;杀虫;敛疮。主肠燥便秘;虫积腹痛;疥癣;冻疮;狐臭。野核桃仁:润肺化痰;温肾助阳;润肤;通便。主燥咳无痰;虚喘;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皮肤干裂。 七、成分 种仁含油40%-50%,蛋白质15%-20% ,糖类,维生素A、B、C等。树皮及外果皮含大量鞣质。 八、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50g,或捣碎嚼10-30g。或捣烂冲酒。外用:适量,捣烂,涂搽。 本书是在第四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经过普查人员多年实地考察研究的结果,由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主持并借鉴了前人的文献积累编写而成,是十堰市茅箭地区首部资料齐全、翔实的地方性植物志书和中草药工具书。 本书系统记载和论述了茅箭地区野生和常见栽培植物,约400种,包括菌类、地衣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每种植物以中文名称、拉丁学名、形态特征、分布、生境、功能主治等条目进行记录。每种植物均附原植物照片。本书不仅适用于药学专业人士,而且也为中药和植物爱好者提供了学术参考。